(四)在乡村振兴上加快突破,坚持因地制宜,聚力城乡统筹,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按照“一轴引领、多点共兴”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全力突破“魅力南庄”、大樱桃第一镇张格庄和“悠然清谷”3个重点,坚持大樱桃、苹果“双轮驱动”,积极培育食用菌、葡萄等特色优势,稳步推进设施栽培、老劣果园改造、标准化基地建设,力争年内新增设施栽培1000亩以上、老劣果园改造3000亩以上、新建示范基地5处以上。深化与山东土发集团、山东种业集团、中农富通等重点企业合作,培育壮大农业龙头,支持山东高速引进卡丽娜葡萄酒庄、兴程农业建设全市最大的菌孢加工厂、顺泰植保扩建葡萄新品种产业园、晟芳苑提速打造烟台市区最大屠宰企业,积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人才与产业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桑梓英才“回引行动”,积极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管控“非粮化”,年内增加小麦种植面积10%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3500亩。全面深化与市农科院合作,有效聚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联合攻关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推动20个新品种试验种植。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用好淘宝村播学院等载体,引导直播电商、社群营销进农村,力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亿元以上。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产业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稳步实施“一片一区一镇一园”四大示范工程,通过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聚焦乡村文旅发展,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串联夹河、文博苑、峆㠠寺、门楼水库、农业采摘等特色资源,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启动老岚水库文物迁建工程,加强传统村落、村居文化、特色风貌保护性开发,打造文旅发展新爆点。聚焦乡村宜居宜业,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启动25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分阶段实施镇级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改造,持续推进森林抚育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发展“含绿量”,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30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打造烟台市区南部“后花园”。
(五)在民生改善上加快突破,坚持人民至上,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开启民生事业发展新征程。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坚持就业优先,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严格落实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扩面。加强医保工作站建设,推动服务下沉,争创一批省市优秀医保工作站点。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实施“普惠型”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积极探索区属企业运营部分“养老助困”服务,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大兜底保障力度,确保困难群体应助尽助、应保尽保。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力争62个社区服务站全部达到市级示范站标准。
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批实施尚德中学、第二实验小学、天立高中二期等一批学校改扩建工程,加快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建设,着力提高办学品质和教学水平。优化医疗资源供给,深入实施“健康福山”战略,大力引进医疗卫生紧缺人才,支持重点医院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探索民办公助方式建立福山区中医医院,推动区妇幼保健院全面运营,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扎实推进文体惠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开展“黄河大集”非遗展示展销活动,举办秧歌进城、戏曲进乡村、激情广场等文化惠民活动5000场以上;办好“福BA”“福足杯”等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争取更多市级以上精品赛事落户福山,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引导示范性强的大型文体活动。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完善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推广预留网格代管、农村“50户微网格”和专属网格分类划属、包片管理模式,巩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深化“平安福山”建设,提升改造标准化派出所10个,启动“天网六期”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面“打盗、除骗、扫黄、拔毒”,力争发案数、破案数、抓获数实现“一降双升”。紧紧抓住省级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机遇,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服务质效,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国防动员建设,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粮食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安全基础,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忠诚履职、担当实干、锐意进取、善作善成,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努力建设政治过硬的忠诚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及区委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二是努力建设责任过硬的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力做好府院联动工作,有效衔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效能叠加,更好满足公众法治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努力建设作风过硬的人民政府。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抓牢抓实主线工作,全力攻坚实体经济、城市更新、民生实事等重点任务。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自觉站在群众和企业的视角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不担当、不作为,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健全政府系统工作推进机制,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工作督查,形成闭环管理,强化追踪问效,让真抓实干、有效落实、执政为民成为政府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