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4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4日在庐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周天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有效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一体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各项事业呈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亿元,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5%。获评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跻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7位,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安徽省养殖十强县。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项目、促产业,用务实举措建设工业强县

  园区发展积厚成势。庐江高新区发展稳中向好。220kV庐北变电站建设、110kV移湖变电站扩容工程正式启动,立人路等6条市政道路通车,供水环线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博海污水处理厂、高新区南区公共停车场基本建成,新增新桥路、秉章路等3条供热支线管网,庐江高新区人才公寓一期主体封顶。合庐产业新城建设提速增效。安徽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正式签约落户,G330合铜公路杭埠河至石头改线段工程开工建设,龙磁大道等23条市政道路建设持续提速,合庐轻轨可研工作稳步推进,南部新城公交枢纽基本建成,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竣工使用,郭河水质净化厂投入运营,新城三大片区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封顶。庐江化工园建设成效明显。D级园区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入选赛迪2024化工园区百强。危化品停车场、龙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正式启动,35kV变电站基本建成,团结路、花泥路延长线等4条市政道路实现通车,庐江化工园人才公寓全部建成并具备入住条件。

  招商引资转优提效。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0个,协议投资额372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10亿元腰部项目57个。重塑招商体系,成立九大产业专班,组建由县领导领衔的驻苏州、宁波招商小组,选派3名同志赴市政府驻北京、上海、深圳联络处驻点招商。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新型化工等重点产业,持续开展产业链集群招商,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成效明显,新签约华众、丰达、拓曼克等10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3.5亿元。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招商,全年建成标准化厂房8.8万平方米,招引入驻企业21个、协议投资额18.2亿元。持续用活基金招商,运用基金引进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41亿元。深化以商招商,依托现有重点企业,鼓励其增资扩产,积极招引配套产业,源元涂覆隔膜等10个新项目成功签约。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全年实施工业项目2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7个。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94亿元,其中技改投资28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开工沂普光电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6个,建成吉文汽车等项目2个。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开工万磁电子等6个项目,赛纬二期、安徽超电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开工泰晋等4个项目,极智嘉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和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博海新能源等2个项目开工建设,国轩储能电站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

  主体培育步伐加快。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户。连续2年位居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二类县前列。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大数据企业2个、服务型制造企业4个,省数字化车间3个,获评省级新产品15个。新认定辰航新材料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蓝讯通信等18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龙磁科技、南方水泥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罗河铁矿、沙溪铜矿、龙桥铁矿达到“四化”矿山建设标准,金牛矿业、南方水泥石山矿区获批省级绿色矿山。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创新、促开放,用深度变革激活发展动力

  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全县财政科技支出达1.8亿元,增长3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县科创建投公司正式成立运营。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后备梯队1家。谋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与国轩电池共建低碳能源新材料研究院正式签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申报“三新”应用场景4项,天钠材料等2个成果转化项目顺利投产。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84家,增长19.8%,高企总数突破210家,增速位列全市第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罗河矿业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源元科技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全县科技贷款余额达37.6亿元,增长13.5%。

  改革动力活力充分释放。平稳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完善项目保障机制,成立县重点项目推进协调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心,组建县大数据公司,县水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体化运行,县属平台公司总资产达793.1亿元,新增融资授信额度195.6亿元。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3家国有企业新获AA主体信用评级。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财政金融联动,新增担保贷款1532笔、金额19.2亿元。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县38个部门、169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门受理”。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超1.1万户。促进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兑现各类政策性资金3.3亿元。预计落实减税降费11.9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入驻“信易贷”平台企业2944家,授信金额41.9亿元。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我县入围安徽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庐江高新区入围安徽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率先完成二轮延包整县国家试点,24.3万农户顺利延包,经验做法先后3次登上《安徽新闻联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年入市土地371.9亩,保障南方水泥等项目用地需求,带动就业372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90万元。综合医改成效显著,县医院成立“省内外知名专家诊疗服务中心”,县中医院引进上海市胸科医院专家团队,全年基层诊疗量占比升至65%,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对外开放协作积极推进。引导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新培育19家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新增企业实现外贸实绩超2000万美元。持续强化外资招引,芬齐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支持跨境投资,新增境外投资企业3家。积极融入长三角,两次组团赴长三角地区深入考察,与溧阳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达到32%。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庐江与瑶海、金安合作共建园区进入最终申报阶段。持续壮大高铁路网,庐江西站开通长三角首条大环线高铁,新增至九华山、黄山等直达线路。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合池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提速S30铜商高速前期工作。不断完善水运体系,兆河航道疏浚清淤平稳完成,引江济淮一期船闸共通航船只1.3万艘、载重量3500万吨,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陕电入皖”工程顺利开工。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建设、促融合,用绣花功夫描绘城乡美景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强化规划引领,新编制单元控规7个、街坊控规21个,城区实现单元控规全覆盖。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环碧公园片区街心公园建成开放,周瑜墓片区项目正式开工,汽园大厦片区、两河片区等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个17.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744户。新续建房产项目14个,销售商品房4220套41.2万平方米。新续建安置房项目19个213.9万平方米,建成分配黄庄家园二期等14个项目124.6万平方米。大力推行“房票”安置,安置比例达到21.8%。完善城市管网,开工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升级项目,新建燃气管网46.7公里,更新改造管网42.6公里。优化交通网络,二军路移湖街道段基本完工,文明路、城中路“白改黑”竣工通车。建成城东、城北客运站及13个镇级服务站。新改建白湖、汤池等13个集镇农贸市场。提高城市品质,新建和提升城镇绿化面积54.6万平方米,建成惠民公园等小游园6个。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塔山路沿线立面改造全面加速。纵深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拆除违建176处2.5万平方米。强化数字城管应用,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4万件,办结率98.1%。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水西门街区成功入选安徽省级特色商业街。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发放消费券1200万元,带动消费7亿元。安德利工贸入选全国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案例集。

  乡村建设发展成效明显。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8万亩,建成5000亩以上水稻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区3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98.3万亩、产量76.5万吨,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深入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农业科技攻关持续加快,建成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庐江站等6个平台和5个市专家工作室。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新认证省级农业数字工厂1家,市级2家。农业双招双引持续发力,新签约绿色食品及现代种业产业链项目17个,总投资7亿元。农业加工业发展壮大,预计全年产值增长50%以上,位列全市第1,益海嘉里总产值超过14亿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1条73.4公里,启动8个集镇供水管网改造,新铺设管道157公里。推进盛石站等4个灌区建设,完善白山等集镇防洪闭合圈,建成马槽河防洪治理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乐桥镇鳌山村等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个,整治美丽宜居村庄191个,完成改厕6812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东北和中部地区)现场推进会在合肥市召开,现场考察我县台创园北圩村农业示范区等3个示范点。

  生态环境底色愈发靓丽。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累计整改各类问题114个。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源头管理,落实“五控”措施。多维度开展巡查,全面强化扬尘管控。完成裸土整改40处。完善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全年空气优良率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排名第1。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1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连续9个月水质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1。加快果园山水库、罗埠河县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县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整治养殖污染。整治农村黑臭水体6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3.8%。完成石头镇、同大镇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加大重点及敏感区域排口管控力度,强化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治理河湖“四乱”问题1100个,清理河道136条507公里。高质量推进环巢湖综合治理,山水工程项目全面完成,黄陂湖综合治理入选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两山”实践案例。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依法开展土壤治污,完成16个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任务,面积91.1公顷。强化尾矿库环境监管。国土绿化成果显著,完成人工造林3360亩、封山育林6016亩、森林抚育1.3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35.4%。完成2个省级绿美乡镇和4个绿美村庄建设。强化巢湖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资源保护,保护区湿地面积达到1.4万亩,保护率75.9%,湿地鸟类数量增加至201种,位居全市前列。把好项目节能审查关,严控“两高”项目,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民生、促共富,用辛勤汗水浇灌美好生活

  基础保障不断夯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安排财政衔接资金3.7亿元,实施项目52个,落实公益性岗位4261个,帮扶务工就业3.9万人。规范低收入人口认定帮扶,募集社会救助专项基金766万元,精准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6万人。推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参保群众报销13.1亿元。扎实推进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为534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助1500万元。成立庐江县失能老人集中照护中心,入住无人照料失能老人88人。

  公共服务均衡共享。投入9.7亿元实施50项民生实事。积极促进稳岗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31人,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稳岗补贴703万元。持续优化教育布局。科学调整城区学区,撤并小规模学校14所,庐江三中新校区、岗湾小学临湖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建成2所公办园,普惠率升至92.2%。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7%。完成城东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建成室内外健身场所46个,成功举办2024年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力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推进省级健康县建设,县医院传染病病房楼、长三角医养结合区域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县三院新病区、中医院白山分院等7个项目顺利建成。提升托育服务水平,新建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望湖城托育园投入使用。优化医养结合服务,建成运营岗湾街道苏家河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站13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61户。大力丰富生活服务供给,开工建设县工人文化宫,县档案服务中心结构封顶,县老年大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县文化展示中心进入布展阶段,城市阅读空间全面提标,全年接待读者超91万人次。支持文化遗产传承,新评定市级非遗6项。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艺术进景区”等活动286场。

  农旅融合强村富民。全面提升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品质,汤池镇被推荐申报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百花村茶乡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成功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冶父山镇许山里、柯坦镇大汉塘景区登上央视。裸心度假村等10个文旅项目成功签约,建成开放季高乐园、金汤湖水上运动等项目29个。民宿产业进一步壮大,累计建成精品民宿43家,家庭民宿52家,创建“皖美金牌民宿”6家、“银牌”10家。成功承办2024安徽省民宿产业发展大会,获评首批“皖美民宿集聚区”。持续擦亮旅游品牌,举办“万名职工游庐江、住民宿、泡温泉”等重大活动15场,开发“庐江有礼”系列文创单品16款,全年接待游客12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90亿元,带动50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深化农旅融合,做好“土特产”文章,矾山镇刘墩社区获评省级特色美食村,三冲巢湖源获评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支持体验式农业发展,白云春毫茶旅研学基地全年营收1600万元,增长23.1%。壮大生态农业规模,累计建成粮油、蔬果和名优茶等绿色高效示范基地95.7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黄陂湖大闸蟹、杨柳荸荠等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基层、促治理,用最实举措统筹发展与安全

  矛盾化解更加精细精准。深入推进法治庐江建设,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57件。学习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进县、镇、村三级矛盾调处“一站式”平台建设,新成立95个个人调解室,矛盾纠纷化解率99.1%,为全市最高。完善群众诉求处置机制,12345热线受理平台转办件办结满意率99.9%,“民声呼应”平台反馈问题及时化解率达96.6%。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接访、督办群众来信等制度,进京访人数下降50%,降幅全市第1。创新实施“三见”工作法,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风险防控更加有力有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县事故起数和亡人数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整改重大风险326处、整改完成率100%。纵深推进“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平稳有序拆除影响火灾逃生的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2万余处。全力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领域安全隐患,366个小区新增充电端口2万余个。大力开展燃气隐患排查整治,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3318个,餐饮场所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实现全覆盖。集中开展超载治理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车辆560台次。强化财政保障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三保”支出预警监测,全力保重保大。规范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开展债务统计监测,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精准处置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完成“保交房”任务1653套。

  平安建设更加可感可触。健全平安庐江建设体系,深入开展“六情大走访”活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暨防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行动、“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刑事警情、电诈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9.4%、12%,降幅均列全市第1。推深做实“食安守护”,整改问题4255个,立案查处687起,全年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零发生。根治欠薪工作形势总体平稳,追讨农民工工资款3190万元。

  这一年,我们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迈出新步伐;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机关事务、防震减灾、史志档案、气象、统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工会、共青团、妇联、供销、残联、红十字会、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清单式、闭环化推动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见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79件、政协提案190件,办复率均为100%。持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37件、行政应诉案件78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超过50%。坚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统计造假,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过去一年的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我们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笃定前行,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实干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庐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省市驻庐单位,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庐江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强县的支撑仍然不够,重大项目投资增长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高质量发展的后劲还需巩固;城乡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和重点区块开发仍需加快;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少数干部的视野格局、创新意识、专业素养、担当精神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16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