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

  促进对外贸易量稳质升。巩固外贸基本盘,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实施“全球行”计划,广泛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支持在海外举办苏州特色展会,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组团拓市场、争订单。有效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持续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等新兴海外市场。培育壮大服务贸易、海外仓等新型贸易业态,拓展保税维修试点,实施跨境电商“跃升行动”,扩大“市采通”平台覆盖面。用好进博会溢出效应,扩大进口规模。做大做强苏州港,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建好太仓港综合枢纽物流园区,加快向物贸港转型。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中欧班列质效。

  (三)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争创全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强化数字赋能,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向创新、智能、绿色、安全方向迈进,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体系打造,实施“1030”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等10个产业集群30条产业链,用好“组长+链主”机制,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链主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支持钢铁、化工、纺织等支柱产业革新技术、国产替代、拓展市场,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聚焦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积极打造算力、信创、汽车电子、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推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做大规模。着力培育未来产业,精准布局光子、低空经济、元宇宙、量子技术等新赛道。以苏州工业园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为契机,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新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大脑协同试点工作。培育壮大软件、电子商务、数据运用、“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力争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以上。加快千兆光网和智能算力中心等建设,积极培育国家级5G工厂,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阵列。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园。打造一批“小巧灵”的数字化应用项目,加快建设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

  增强新兴服务业发展动能。加快构建服务业招商体系,发展壮大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律师会计、商务会展、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争创国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和试点区域。深化昆山金改区建设,巩固数字人民币试点优势,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推动制造业“1+N”转型,大力引育研发、设计、销售、结算中心,打造一批总部企业集聚的“垂直开发区”。加快发展平台经济,进一步招引壮大头部企业。提升健康养老、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业态。

  (四)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推动牵引性、示范性改革,持续推进制度型、高水平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护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等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环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创新示范区;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重大政策直达快享和兑现落实。持续完善政企恳谈、挂钩联系、走访调研等机制,完善三级企业服务中心,健全企业动态感知系统,强化涉企诉求闭环管理。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好做法,加快实现“免证苏州”,优化市场准入领域集成化服务,加快投资促产便利化改革,推动项目审批建设提速提效。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多保护、多宽容、多鼓励,让广大企业家在苏州这方创业沃土上有信心、敢投资、能赚钱。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围绕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优化土地、能源、人才、金融、技术、数据、物流等要素配置,推行数据得地、数字征信等改革举措。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盘活低效用地,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区,推动“工业上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物流成本监测和发布机制,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体系。深化数字化改革,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基本建成一体化公共数据底座,持续优化“苏周到”“苏商通”“苏政优”政务协同平台,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样板城市。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科学构建群体结构数据库,综合运用社保、就业、社会救助、慈善等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主动融入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不断深化中新、中德、中日、中荷和海峡两岸合作。精心谋划、高水平办好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系列活动,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争取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高标准对接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提升自贸片区建设水平。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开展“投资苏州”系列活动,深入实施利润再投资和外资总部专项政策,积极拓展QFLP、存量置换等引资新方式。发挥好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作用,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服务。扎实推进外事、对台、港澳和侨务工作。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继续抓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工作,进一步提升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快沪苏(州)同城化步伐,促进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推动苏锡常都市圈建设。落实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推进水乡客厅和苏州南站科创新城建设。精心办好一体化示范区五周年现场会。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着力在打造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结果互认互通、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场景相互开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协同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G60科创走廊、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跨省专窗”、社保卡“一卡通”、人才互认,推动更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7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