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8日在昆山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陈丽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昆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经济恢复的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经济运行率先实现整体好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增长情况均优于苏州平均,对苏州和全省发展大局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6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总产值11430亿元,增长4.5%;进出口总额1078亿美元,增长4.4%。昆山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一年来,我们危中寻机,努力在不确定中寻找最大确定性。昆山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全球贸易持续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坚持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化解发展中的难题、以更加坚定的改革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通过超前谋划、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投产达效,真情帮助广大企业降本增效。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政企同向发力下,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连续第三个年头突破万亿人民币和千亿美元规模,在高基数上再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重点片区更新齐头并进。主动跳出县级市思维,按照Ⅱ型大城市①定性、国际化标准,把昆山放到对接融入服务沪苏(州)同城化的大局中对标定位,强力推进年度城市建设项目,以轨交11号线、东部医疗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运,以轨交沿线及其站点区域为代表的一批片区更新项目实施见效,城市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江南美丽宜居宜业城的美好画卷正在逐步呈现。
一年来,我们开放合作,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变化不断增创新优势。充分发挥、持续放大临沪对台和试验区、金改区、综保区等国家级平台先行先试的双重优势,争取国家赋予了一批打通发展堵点的政策,我们自己也出台实施了一批扩大开放、鼓励创新、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用持续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靠持续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机制优势放大区位优势,从而增创区域发展的新优势。昆山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比中再进一位、升至第4。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在昆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致信,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抓项目优服务,经济运行稳进提质。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打好“稳大招强育新”组合拳,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总投资超18亿美元的友达光电二期建成投产,百亿级立臻科技智能终端项目投产达效。继仁宝之后,新增立臻、世硕2家千亿级企业。群启高阶载板、清陶固态锂电池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太古可口可乐、协鑫光电储能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乐美包装、东山精密等一批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在这些大项目的带动支撑下,全市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增长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2%。实际使用外资16.6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1%。产业质态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0%左右。民营经济展现韧性活力,规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31%。实施元宇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云昆大厦建成启用,微软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硅基数字人元零售运营总部等标杆项目落地,“打造元宇宙产业看昆山、发展元宇宙产业来昆山”成为新的城市产业标识。举办国内外知名车企与关键零部件企业系列对接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智改数转”从规上企业向中小企业拓展,全年完成项目改造超1200个,新增国家级5G工厂4家、绿色工厂6家,沪光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新引进HPE(慧与)、甲骨文、金山云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3%。新增苏州市级以上总部企业和功能性机构15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2%。贸易消费加速恢复。出台“稳外贸7条”“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2条”,进出口总额实现逆势增长,占苏州比重提升至30.9%,占全省比重提升至14.4%。高端食品产业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益海嘉里(昆山)央厨等建成运营,咖啡产业“无中生有”,生豆进口、烘焙总量已分别占全国比重的55%和60%。举办“五五”“双十二”购物节、房博会、长三角电商交易会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700亿元新台阶。助企纾困用心用情。去年一开年就出台“新年开新局20条”,到上半年再推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5条”惠企政策,共计兑现扶持资金超25亿元,为企业减负近百亿元。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重大项目集中服务月等活动,创新实施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精心举办昆如意·会客厅企业沙龙,通过一揽子解难题、疏堵点、稳预期措施,有效提振了发展信心,新增经营主体6.8万户。
(二)聚力强主体优载体,创新动能厚积薄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创新平台加快打造。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获国务院批复立项、总部落户昆山。中科可控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省未来膜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国显光电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化建设4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百亿级、50亿级园区分别达5家和10家,鑫欣科创综合体“开园即开业”,德国工业园获评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产业示范园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99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3000家、达到3072家。入选省级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8家、瞪羚企业78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总量达到60家。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完成创新联合体23家。昆山开发区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实施祖冲之攻关计划项目101项、引导企业投入23.8亿元,新增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7家企业获评首届市长质量奖,7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名单,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90件。创新生态不断优化。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二期,综合风险池新增贷款153.8亿元、增长26.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9%和17.5%。成立上市公司协会,新增上市公司2家、过会企业4家。昆山高新区获批建设全国第二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入选首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举办创业周、清华大学“昆山周”等活动,新增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0名、实现翻番,工研院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