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5日)

  全方位增强企业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企业“星河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4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限上社零企业50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全力打造杭州总部经济新高地,规划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累计认定市级总部企业45家。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市级未来工厂10家,支持重点用能企业探索零碳路径,新认定绿色低碳工厂13家,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打造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

  (二)聚焦“项目引领”,着力打造更多标志性项目成果。坚持“项目为王”,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思维,加快推进链主型、引领性项目招引落地,以优质项目牵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多方联动推进招大引强。全面强化招商“三个一”意识,加快打造全领域、全要素、全闭环的新型招商模式,大力实施招商合伙人计划,加强一二三产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招商,靶向招引京津冀央企国企、长三角地区科技型企业、制造业500强、大湾区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坚持“抓增资扩产也是招大引强”,深入实施企业攀登计划,完善产业人才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上门暖企服务,迭代优化企业诉求直达快响机制,一视同仁支持存量优质企业增投资、扩产能、上规模,全年实现存量企业增资扩产规模超100亿元。

  多措并举攻坚投资建设。创新签约、供地并行机制,深化国企代建模式,强化项目协调保障,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 亿元以上项目13个。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抓手,做实政府投资项目“三库”管理,谋深项目前期研究,坚定不移抓好“千项万亿”工程,挖掘引导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推动项目开工100个、投产40个。激发各类民间主体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增速高于面上投资增速。

  多元供给强化要素保障。打好存量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收官战,深化“五个一批”模式,累计完成1.9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动态清零。加快完成批而未供用地消化任务,扎实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推动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集中。制定工业用地扩容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工业用地收储2500亩、出让2000亩以上。实现“工业+商业”混合产业用地出让“零的突破”。坚持供楼供地并举,加快和达药谷五期等18个工业综合体建设。加大上级政策资源对接争取力度,积极谋划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执行上级减税降费政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综合减负降本30亿元。建强担保风险池,政策性担保金额突破20亿元。用足用好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谋划设立数字经济、服务业、未来产业相关专项基金,推动区产业基金规模突破330亿元。

  (三)聚焦“产业创新”,着力打造更多标志性科创成果。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打造全省重要产业创新中心。

  提质建设高能级载体。实施科研平台提能造峰行动,做强做优科研院所,推动国家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钱塘,深入推进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二期、省飞机复合材料创新中心、重离子研发中心等科技强基项目建设,立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坚计划项目10个。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创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0家,打造高端仪器共享平台3个,推进概念验证中心成果产出。启动“三年强园”行动,打造专精特新、未来产业等特色创新产业园。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万件。

  提速推动高水平合作。深入推进省域科创大牵引战略,深化钱塘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环大学城创新圈试点,优化迭代校融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做优做实科技转化服务综合体,引进校友经济项目150个,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80个。依托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支持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钱塘样板。以资源融通促合作共赢,升级打造“山海协作”样板,迭代深化“产业飞地”模式,持续擦亮“塘塘合作”品牌。

  提级引育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全球引才伙伴计划,出台顶尖人才招引政策,探索建立人才发展集团,推行高层次人才企业“白名单”制度,新引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50名以上,新落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60个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名以上。实施“春雨计划”,深化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促进新市民和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万名以上。建成运行沁香公寓人才社区,高质量实施新一轮“人才服务十件实事”,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四)聚焦“改革开放”,着力打造更多标志性实践成果。深刻把握改革开放新特点、新要求、新机遇,继续吃好“改革饭”、走好“开放路”,全力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区和高水平开放标杆区。

  深化关键领域“硬改革”。做精做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生物医药领域54项省级审批权限下放,加快涉企服务事项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企服新干线”,打造更多具有钱塘辨识度的产业链服务新模式。一体贯通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省32条”,全要素整合营商环境各领域亮点举措,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巩固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打造更多省级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进一步打响“最佳营商看钱塘”品牌。深化土地要素供给侧和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项目全周期闭环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大综合执法一体化、基层治理等领域集成改革。厘清区属国企主攻赛道和职责分界,加快国有房产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办证,推动区产业集团基础设施REITs扩募,探索建立国企总审计师制度,在城市建设、商圈打造、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凸显国企责任担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