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东北地区
强化“谋、立、推、建”思维,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结合省十五大工程谋划数字黑山一体化政务及综合运行指挥中心、创业孵化园等重点项目132个,计划总投资235亿元。全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25个,总投资106.8亿元。星月蓝湾商住楼、新工业大街道路管网工程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上海锅圈供应链肉牛屠宰、凯升电力工程安装与维护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22.5亿元的锦州英东新能源4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并网,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工程筹备开工,向百万风场迈出坚实一步。...
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全年“走出去、请进来”66次,氢能产业园、年产2000吨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等15个项目实现签约,其中亿元以上14个。北新建材25万吨脱硫石膏固废资源化利用、包豪斯组合式墙体板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与锦州德实能源、河南瑞丰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框架协议,辽西物流港、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与疫情赛跑,挤时间、抢进度,强线上、争线下,招商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致力建设“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深化全员招商,累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732次,新签约项目56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62.8亿元,同比增长24.4%。亚玛顿光伏玻璃背板、龙宝道地药材精深加工、鑫畅新矿山开采、荣盛建材混凝土制品等14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二是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成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投资8亿元的鑫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并接入城镇热网进行供热,投资5亿元的玉晶玻璃光伏及产业玻璃深加工项目Low-E生产线建成运行,投资10...
高质量开展“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4个;加大企业培育,新增“小升规”企业3户,“规升巨”、雏鹰、瞪羚企业各1户,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服务业经济加速复苏,房地产销售面积达9万平方米、销售额达5.7亿元;高质量规划平顶山碉堡群等红色旅游精品路线3条,青云山景区、鹭鸣太子河生态公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全区第三产业经济规模超过95.8亿元,同比增长4%。农业产业“精、特”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创新、整合三大工程,塔峪草莓、欢喜岭柿子、下牛有机茄子、大阳软枣子...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坚持“谋、立、推、建”系统发力,组建33个重点项目谋划推进专班,推动31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100%。大台沟铁矿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基石计划”[2]、省重点推进项目名单。福耀高端铸造砂等7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推进项目。深入实施“筑巢引凤”招商战略,高标准完成耐尔应急环保高科装备孵化园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建设。辽宁琻晶精细超白石英砂项目竣工投产,金桥智能化焊丝项目在全市率先通过节能审查,本溪银龙钢绞线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明年5月份试产运行。...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全力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创新改革,“一网”可办、“一门”进驻达到100%,1405项依申请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不断健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乡镇工资统筹保障资金制度和奖励政策,全年补贴乡镇财力6200余万元。持续深化农业农村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完善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完成扶贫项目确权358个,供销社“三会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围绕岫岩玉、食用菌、菱镁、文旅等特色产业,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78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全年引进内资超32亿...
坚持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推进企业稳产达效,辽宁俊龙、鞍山奥鞍、鞍山科顺等企业产值分别增长69.3%、5.6%和6%,辽宁安井、神龙腾达等企业增资扩产,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6.8%。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协调中小企业贷款9.5亿元,办理留抵退税1.9亿元,申请保交楼贷款4000万元,发放惠民消费券300万元,稳定了市场主体,对冲了疫情不利影响,全年新增“个转企”143家,市场主体发展到3.8万户。...
全年民生支出达到8.5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2036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9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中学本科上线率达到100%。开展校外“三限”、校内“三提”行动,“双减”工作取得实效,我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辽宁省首批老年教育示范区。基层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东鞍山街道、甘泉镇中医馆建成投运,唐家房卫生院获批省级中医康复治疗中心。基层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汤泉社区、山水居社区组建完成。“一老一幼”工作扎...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与辽宁科技大学签署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德康磁性、鞍钢冶金获批省级产学研联盟,省市级科技研发机构、技术中心达到78家。落实科技专项补助和科技融资1500余万元。30项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75亿元,同比增长150%。创新主体日益壮大。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年增长41.7%,总数达到10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2家、雏鹰企业达到12家、瞪羚企业达到4家,8家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认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华通风机、华深控制等6个数字化和...
规上工业企业由131家增至149家,增加值增长1.4%。六大优势产业稳中有进,实现产值191.3亿元,增长1.9%。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3家、雏鹰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中小企业5家、产品(技术)1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小升规”企业18家、“规升巨”企业2家,大杨集团获评工信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洋尔特公司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北互集团获评大连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和省级数字化车间。持续推动“两化”融合,大一互、华亿电力2家企业通过国家认证,3家企业获省贯标试点。...
聚焦“三年过万亿”编制《行动方案》,实施清单化动态管理,全年谋划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217个、总投资规模13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实现开复工77个。宏拓商业综合体全面开工,圣亚“5G智慧文旅”数字场馆完成建设。颐和星海、星海御景等一批“停缓建”项目盘活重启。华润啤酒厂改造、智慧养老等项目基本净地,气体公司及周边改造地块完成收储,三寰乳业周边改造地块完成确权。中海云川、远洋万玥府完成主体建设。申请中央财政直达资金2.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53亿元,民生项目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产...
中化化成再生资源(二期)及国华风电新能源等67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复工建设。银丰铸造环保升级改造等33个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辽宁沃特专用车获工信部准入许可。正京线缆等14家企业晋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2家。远程摩擦等12家企业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荣誉,辽宁增材等2家企业获“揭榜挂帅”资金400万元。服务业增长跑出新速度。传胜仓储物流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商品房销售14.2万平方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外贸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实际利用外资1451万美元,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
东中街-大东路、汽车城、北大营三大核心发展板块“1+3”规划体系[2] 全部形成,谋划实施总投资475亿元的168个重点项目,启动252.3万平方米的地块征收工作,智能网联大厦、智慧路网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东中街-万泉等3个城市更新片区启动建设,获得政策性资本金6.27亿元、银行贷款48亿元。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自然资源部初审。东塔机场迁建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724搬迁项目形成战略合作协议,就搬迁方案、补偿金额达成一致。...
稳住工业基本盘。一汽在长口径完成产值3900亿元。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晋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金赛、皓月跻身百亿级行列,捷翼汽车零部件成为东北估值最高独角兽企业,禹衡光学、光华微电子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生物医药、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8%和4.3%。全年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953亿元。...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5日)已发布,请打开以下附件在线浏览。
2023年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pdf b6eebb46bf53f416a4...
一年来,我们奋力赶超,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1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完成2740万元,增速分别高于地区0.2、40.5、0.3、60.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完成6.89亿元,与地区增速持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31万元,同比增长18.1%;18个重点项目,开工率72%,完成形象进度投资1.25亿元。...
兴安雅克萨战争遗址一期竣工,北红村旅游环境项目改造完成,漠河石林地质公园、观音山采金小镇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施了北极村供电改造、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举办了大兴安岭首届极地森林冰雪嘉年华暨漠河第十三届冬至文化节,建设了漠河冰雪乐园、北极村梦幻童话世界,开展了越野车极限雪地表演、千人泼水成冰、篝火北极等系列活动,推出了旅游歌曲《漠河三亚》《找到北了》,实现了冰雪经济与旅游产业有效融合。北极星广场灯光秀成为游客必到打卡点,《漠河舞厅》荣获文旅部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北极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北极镇入选...
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为180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49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户。农副产品、生物医药和玉米发酵等园区初具规模,入驻企业达到25户,实现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19个市县重点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均实现100%。累计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6.36亿元,积蓄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坚持动态监测帮扶,精准落实14项产业扶贫举措,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3.9%,预计高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以上,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主导产业规模升级,油气化工企业发展到81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乳肉食品企业发展到8家,产值突破15亿元;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到465家,税收实现8500万元;新兴能源企业发展到21家,累计投资超100亿元,装机容量1862兆瓦,位列全省县级第一,“四个百亿级”产业目标完成两个。新入规企业15家,位列绥化第一,规上企业达73家。...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长35.3%,科学家工作室增长25%,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4家,实现“零”的突破。“绥化生物发酵产业基地”荣获全省十大生物经济新基地称号。勇做实践探索“先行者”。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土地托管1545.4万亩,其中全程托管826.4万亩、占全省27.2%。“托管+粮食银行”“保险+期货”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安达市、兰西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组建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城市建设经营步入市场化轨道。...
新增规上企业4户、限上企业10户,新登记市场主体4373户。深化创新驱动。企业投入研发、技改经费破亿元,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8项。象屿10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当年立项开工、当年建成投产,实现产值27亿元;宜品乳业获评“龙江质量品牌”优秀民营企业50强;华升食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建成。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5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经开区质效双升。完成经开区管委会机构改革,修编健康产业园、现代物流园控详规划,储备土地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原水管线升级工程铺设完毕,新入园企...
逊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0日)已发布,请打开以下附件在线浏览。
2023年逊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pdf 8dd79ecee85b358000a1ad0ca4f596b8.pdf (393.97 KB) ...
着眼中心区功能定位,扎实推进城市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优化发展格局、提升城区品质。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对全区5个片区、42.38万平方米、106栋老旧楼进行改造。扎实推进小区道路维修、庭院绿化、保温防水等改造工程,绿化庭院4.88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590个,解决5251户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旧改工程成为了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强化提升森林小区7个、森林园区1个、森林单位4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个,东进街、再生园区景观节点2处,花海1处,完成文创路道路两侧绿化。...
聚焦五大产业精准招商,凯润煤炭、综合物流园、厦门国贸农产品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我区,当年项目开工率实现100%,1-11月完成实际利用内资额16.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产业项目成效显著。全年推进重点产业项目14个,完成投资14.08亿元。15处新建及提能改造矿井建设如火如荼,旭丰焦化等项目稳步推进,隆鹏3万吨液氨等项目持续稳定生产,煤及煤化工产业进一步夯实。宝泰隆制氢提纯项目完成联动调试,万锂泰上市前挂牌申请通过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二期实现试生产,新材料新能源...
推进辖区18处建设煤矿改造升级;鹿山集团六井在全市率先实现联合试运转;吉伟煤焦完成现有焦炉和电厂技术改造,锦逸煤气30万吨技改项目主体完工;吉伟、龙洋2个煤焦热电一体化项目扎实推进;百春固废煤矸石制高岭土及陶瓷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6个,实际利用内资总量位居全省市辖区前列;重点推进项目27个,年度完成投资50.57亿元,同比增长148.6%;联顺生物制药项目已单机调试并投料生产,成为全省首家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做强延伸“粮头化尾”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