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在沙河口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沙河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姜茂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不寻常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辽宁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力战疫情、谋发展、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努力完成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5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2%;社零额增速1%,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13.6亿元、增长13.5%,省内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增长23.5%,实际利用外资829万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来之不易,城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一)坚决稳住经济大盘,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依托“两区五片一湾线”,做强做优“二四三”产业,全力谋划推动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构建“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助企纾困精准施策。认真落实辽宁省108项帮扶政策和大连市32项一揽子政策举措,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落实“减退缓免”税费政策,区级增值税留抵退税8240万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3000户,为去年同期的30倍,帮助中小微企业树立信心、摆脱困境。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08万户,增长3.5%;各类市场主体达9.88万户,增长4.3%。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聚焦“三年过万亿”编制《行动方案》,实施清单化动态管理,全年谋划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217个、总投资规模13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实现开复工77个。宏拓商业综合体全面开工,圣亚“5G智慧文旅”数字场馆完成建设。颐和星海、星海御景等一批“停缓建”项目盘活重启。华润啤酒厂改造、智慧养老等项目基本净地,气体公司及周边改造地块完成收储,三寰乳业周边改造地块完成确权。中海云川、远洋万玥府完成主体建设。申请中央财政直达资金2.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53亿元,民生项目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组织招商活动117次,新签约项目83个,与华润置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住全季酒店、新启航能源贸易等54个项目落地,盘活楼宇3.8万平方米。
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大商所黄豆和豆油期货品种挂牌上市,实现豆类产业链期货和期权工具全覆盖;完成场外市场交易600亿元,大宗商品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引进东兴期货、中金财富证券等期货产业链项目19个,新注册类金融企业36家,星海湾金融商务区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中央大道吾悦广场、锦辉商城等五大商业综合体完成升级改造,华为智能生活馆大连首店落户天兴罗斯福,宝泰旗舰坊成为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生活街区”,西安路商贸区业态实现提档升级。冰山慧谷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辰熙天街打造 “西遇风情古街”特色街区,马栏河改造纳入全市“星海湾区域旅游配套建设提质升级”工程,“全国赛艇大师赛”等高水平赛事落户沙河口,“时尚灯光秀”点亮星海湾,片区湾线文商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二)创新驱动加力提速,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大力推动科创载体建设,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主体实力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雏鹰企业9家,省级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中小企业1家,专精特新产品4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63%,高于全市2.61个百分点。
科创平台不断涌现。梦想长廊、追梦人创业基地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区作为全市唯一“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荣获省督查激励第二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普基地等5家单位被评为市科普基地。与大连海洋大学共建的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列入省“2022年多链融合联动—助力辽宁千企创新行动合作服务项目”,联合大连大学打造“大学生就业实训实践基地”,进一步加深校地合作、实现协同育人。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13个科研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高速动车组用轴承关键技术验证项目”入选大连市“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大机车低碳发动机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载运装备重点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获评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6.6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服务保障有力。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引进高精尖人才38人,推荐43人入选大连市人才项目专家库,兑现人才项目补贴资金2442余万元,人才资源汇聚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