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强化科技赋能,依托龙哈工业云等平台,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建设无人工厂、黑灯工厂、柔性工厂。鼓励和支持哈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分享制造平台。擦亮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平台“金字招牌”,全面落实省“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潜力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00家以上。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高水平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合作先导区,加快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成立数字经济等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2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有效整合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精准对接,着力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格局。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新区的“基因”,科技创新是新区的“筋骨”。我们将始终沿着国家指明的战略方向,一路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在改革破局、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中,勇当推动变革、破旧立新、以新迎新的“开路者”和“急先锋”。
(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全面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中彰显新区担当。牢牢抓住产业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落实“4567”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打造“四大经济新引擎”,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产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化招商体制机制优势和产业招商联盟协同作用,系统修订完善“黄金30条”“新驱25条”“助企上市10条”等产业政策,依托中俄博览会、亚布力论坛等展洽平台,聚焦“四大经济新引擎”以及绿色食品、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行业板块、中介组织、专业渠道、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持续引龙头、补链条、建园区、扩集群,全力打造休戚与共、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全年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超百个,引资额在全市占比持续提升。加大签约项目服务保障力度,完善招商项目综合会商工作机制,实施建设省市重点项目100个,确保重点项目数和年度投资额持续引领全省全市。
提升工业经济产业能级。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做大做强以工大卫星、激光通信为龙头的空天产业集群,引导哈工程深海、寒地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物联网、生命科学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园落地建设,积极引进新能源乘用车、重载卡车的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等产线,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优势。加快推动同创普润、科友半导体新厂达产,鼓励扶持航天海鹰、万鑫石墨等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内一流的特色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推动聚霆、一重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机器人、电力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创建“新区制造”品牌。
久久为功打造经济新引擎。大力推动以华为、安天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抢抓后疫情时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扶持哈药生物、派斯菲科、天晴干细胞等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加快推动威斯津、威斯克疫苗和小分子药项目落地投产,组建成立细胞再生医学、生物农业等产业联盟,抢占生物技术药、再生医学、兽用疫苗、宠物食品等新兴赛道。全面提升区域内冰雪旅游项目服务品质和消费者满意度,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揭牌运营,支持海邻科、龙江碳谷等企业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依靠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加快科技、质量、绿色、品牌“四个农业”建设。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实施“土地托管”,推行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新建高标准农田2.38万亩,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加强与东北农大、东北林大、省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现代种业、饲料等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支持惠达科技、博能环保等企业发展,加快推动生物技术、物联网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力支持本土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树品牌”,加快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做大做强玉林苗圃花卉、杏林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苗林花海”田园综合体,逐步扩大碳汇交易规模,加快推动特色经济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产业、核心在产业、支撑在产业,我们将聚焦实体经济、聚焦动能转换、聚焦质量效益,努力当好省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中厚植新区优势。全面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振兴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不断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民营经济的激荡活力,成为新区最独特的发展优势。
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国资国企混改,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园区建设、经营性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提升本土民营企业在政府采购、购买服务中的份额,探索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制定涉企政策协商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切实给予民营企业平等市场地位。
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坚定不移“强存量”,持续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惠企稳岗政策,优化扶持政策兑现机制,打通直达市场主体“最后一米”。鼓励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深入实施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四转”促进工程,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规模,推动一批潜力企业成长为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创造的澎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