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伊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强化制度约束。深入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建立“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抓好载体建设。深化厅(局、院)市合作共建,推动与省生态环境厅绿色发展“七大行动”,落实与省林草局资源保护利用17项任务,抓好与省林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迎检工作。举办第二届“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努力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二)聚力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构建完善“1234”生态产业体系,在创新赋能和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深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1个主业”。围绕旅游强市主体定位,突出全域、拓展全季,打造“人和心,总有一个在伊春”的更新、更优旅游体验,叫响“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实现10%以上的增长。开发新品强供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创新产品体系,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游客粘性和复游率。加快打造森林康养、自然研学、自驾露营、冰雪体验“四个新业态”,推进溪水森林公园、九峰山养心谷、嘉荫恐龙乐园、铁力酒章文创园等项目建设。聚焦品质游、短途游、深度游“三大主题”,设计推出20条差异化特色化精品线路。深入实施“五百工程”,通过唱、拍、写、绘、话伊春,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举办森林露营大会、啤酒节等文旅活动,丰富美食一条街、步行街和夜市经营业态,采取发放消费券,推行“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模式,抓好各类促消费活动,推动市场回暖升温。加大投入抓提升。以游客满意为导向,重修缮、补短板、促新建,提高景区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铁力透龙山景区、小兴安岭户外运动谷、新青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汤旺河林海奇石、嘉荫茅兰沟、西岭宝宇度假区等景区功能。抓好五营森林公园5A级景区创建工作,升级游客中心、智慧旅游、标识游览体系。加强景区停车场分区规范化管理和生态停车场建设。改造旅游厕所11座。主动发力抢市场。紧抓旅游市场复苏第一波客源浪潮,多向发力,精准对接,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客源市场,深挖中西部城市新客源市场,鼓励旅游企业组织包机、包列、互动互游等方式“引客入伊”,在新的旅游市场分配格局中抢得第一杯羹。完善政策强主体。制定出台《伊春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扶持奖补政策》,落实对景区投资建设等同于产业投资相关政策,在吸引企业投资旅游、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培育建设高等级景区、鼓励旅行社组团、导游队伍培训等方面给予奖补,激发旅游业发展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森林食品、林都北药“2个特色产业”。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培育壮大林粮、林果、林菌、林菜、林药产业链,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强基地、育龙头、树品牌,加快延伸产业链,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抓好蓝莓、坚果、山野菜等30个基地建设,全市红松等人工坚果林达到29.3万亩,蓝莓组培等小浆果达到3万亩,老山芹等山野菜达到8万亩,黑木耳等食用菌达到2.8亿袋。培育壮大鑫旺、忠芝、伊林集团等龙头企业,提高果仁、果脯、果酒、饮料、罐头等产品加工能力,推出系列“伊春臻品”,打造“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等区域公用品牌,让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伊春森林食品走向全国。推动林都北药产业扩规模、强加工、拓市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南岔县、乌翠区等7个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抓好刺五加、人参、平贝等6个GAP精品种植基地和金林区、友好区、汤旺县等5个野生药材抚育基地建设,提高刺五加、人参、平贝等道地药材供给能力,全市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达到80万亩。推动11户GMP认证制药企业发展壮大,依托中药材物流基地,招引精深加工企业,推行产地加工和趁鲜切制,开展智慧仓储建设,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材集散地。搭建“伊药云”数字平台,建设中医药康养小镇,与深圳和顺堂集团合作设立中医馆,促进产销对接,深化产业融合,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

  改造升级绿色矿山、林木加工、能源“3个传统产业”。围绕强龙头、扬特色、聚集群,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绿色矿业突出龙头牵动。推动建龙西钢、鹿鸣矿业等重点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抓好建龙西钢钒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曙光钒铁矿招拍挂,推进提钒转炉项目建设。推动鹿鸣矿业有序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探索延伸钼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林木加工产业突出特色转型。借助“中国木艺之乡”品牌影响力,在木制工艺品和小木制品生产上求突破。鼓励光明集团等家具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做强实木家具、高档家装、全屋定制业务。引导美江、永达、侨艺等木艺企业,提高北沉香、木拼画、山核桃工艺品价值。支持恒巍、嘉实等小木制品企业联合发展,打造全国雪糕柄、木制餐具(刀叉勺)等小木制品生产基地,让小产品形成大产业。能源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坚持绿色发展方向,统筹推动风电、水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展,重点抓好三峡建工五星抽水蓄能电站、铁力年丰风电、赫普能源嘉荫风电、铁力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发电、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东线铁力线、航天北大荒浩化技改等6个项目建设。

  加快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4个新引擎”。准确把握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培育新支点、抢占新高地。深耕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赋能优势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上云用云,深入实施“区块链+森工品牌提升”项目,抓好智慧伊春时空信息云、数字林草等平台建设运营,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直播电商共享基地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活生物经济。加强生物技术研发创新,促进生物科技在苗木繁育、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广应用,加速释放生物经济“裂变效应”。实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以上,培育红松轻基质网袋苗2000万株,开展黑土地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菌剂示范2万亩以上,推广牛和生猪生物育种2.2万头以上,积极推动安徽丰原集团聚乳酸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青岛袁策集团寒地水稻种业产业链建设,抓好小兴安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生物经济产值增长15%以上。做大冰雪经济。依托独有的森林冰雪资源和冬季体育项目优势,抓赛事、造景观、打品牌,推动“冬季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以冰雪赛事为牵动,支持南岔东方红小学、友好二中提高速滑、冰壶项目教育训练水平,充分发挥“中国青少年冰壶培训基地”载体作用,推动国际冰壶学院培训中心落地伊春,承办2023年中国冰壶联赛、全国青少年冰壶邀请赛、超级杯国际冰壶邀请赛、全国大众滑雪定向赛、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等体育赛事,打造“全国冰壶品牌赛事示范区”,不断增强“速滑冠军摇篮”和“冰壶之乡”影响力。以冰雪景观为支撑,提高森林冰雪文创园设计建设水平,精心打造一批冰城雪堡、森林冰瀑、雾凇雪凇、冰雪光影艺术秀等特色景观,推出游客必到必游的冬季旅游“打卡地”,持续叫响“森林冰雪欢乐季”特色节庆品牌,打造冰雪森林之都,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做优创意设计产业。围绕“创意设计+”理念,推进木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积极打造伊春森林文化创意园、铁力酒章文创园等创意园区,广泛开展创意设计大赛活动,深化创意设计在旅游、森林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创意设计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4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