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围绕打造长吉一体化科技创新试验区,启动化学化工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动中科院应化所生物降解、清华大学废气碳化处理等技术在我市转化,支持中科院吉林市分中心、苏州医工所吉林市工研院、浙江大学吉林市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大学吉林市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市碳纤维重点实验室、吉林市科创中心等平台加快发展,使之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支撑。深入实施校城产城融合工程。支持东北电力大学创建新能源研究院、北华大学创建智慧冰雪研究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创建肉牛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吉林医药学院生物检验检测等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市农业科学院搬迁。依托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化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碳纤维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优势,推进生物制品、化工品、碳纤维制品等研发应用。新建省级以上“双创”平台10个,使之成为科技型企业的摇篮。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建立分类培育体系,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加快构建从“种子”到“龙头”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实施骨干企业创新引领计划,支持吉化等企业开展产业集成创新试点,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户,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户,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使之成为促进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三)做好“三农”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市种子产业园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6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985万亩,产量稳定在85亿斤以上水平,打造全省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重要支撑。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持续稳定生猪生产。新建各类标准棚室3000亩,冬春季节蔬菜本地供给率达到20%。打造“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桦甸国发、舒兰皓月2个万头肉牛示范园区,发展蛟河信霖沃土等11个千头肉牛养殖场,落地优质种牛繁育示范基地项目,肉牛饲养量突破110万头。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中药材种植及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启动正大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益海嘉里扩建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休闲食品、餐桌食品、口袋食品、保健食品。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抓好先正达MAP“1+5”市县两级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可视农业联盟和示范基地。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动大米、肉牛、黑木耳、林蛙、鹅绒、榛子等优势农产品获得更多国家地理标志,打造“吉品贡”等旗舰品牌,“两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190个以上。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15大行动,编制村庄规划300个,建设“四好农村路”506公里,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100个,改造农村电网1012公里,推进重点水利工程66项。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国道、高铁沿线美丽村庄风景线5条,创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130个、美丽庭院7000个、干净人家1万户,完成农村改厕4400户,进一步改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达到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在6000个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庭院经济、棚膜经济、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一起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四)加强城市建设,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质
围绕中心城市“四大板块”布局,发挥重大工程支撑牵引作用,下“绣花”功夫开展城市修补,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全面提升。
推进重大城建工程建设。大力实施7大类、48项重点城建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加快南部新城、温德河、西山三大片区开发,实施“两桥一路”、温虎路等31项路桥工程。启动松花江生态旅游航道建设,完成温德河城区段河道治理。推动吉林铁路枢纽西环线基本建成。确保九江大路建成通车,全力打造贯通吉西北工业走廊的交通动脉。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维修改造越山路、桃源路等城市街路150条。坚持地面立面相结合,推进沿街建筑立面和“城市家具” 面貌提升。全面启动南昌路北等11个棚改停缓建项目,实施桃北旧货市场地块改造开发,下大气力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向城市地下空间、工业低效厂房、商业闲置楼宇、房地产烂尾楼盘要空间要产出要效益,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126公顷。开展征拆攻坚行动,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设,着力破解北山、玄天岭、铁路周边区域等城市拆迁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环境的显著变化。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规范物业服务标准,推动城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入推进“走遍江城”城市精细化治理,建立“街长制”,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发挥城管指挥平台功能,落细落实交通秩序优化、城区环卫作业、“野广告”治理等精准管控措施,让城市更有序、更整洁、更精致。
(五)统筹区域布局,坚定不移推动协调发展
聚焦重点区域,坚持城乡融合、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加快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推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强化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积极构建“三横三纵”交通网络,启动国道黑大公路吉林绕越线、河双线工程,推动长吉南线全线通车,加快打造长吉珲大通道重要节点。着力建设“左家镇+生物科技产业园”等8个节点镇区,引导村庄、人口向重要节点集中集聚。加快长吉产业联动发展,支持中油吉化、吉林化纤、华微电子与一汽集团、中车长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深化合作;联动两地旅游业态,打造“长来长往、吉游吉行”旅游线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