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锐意进取重改革优环境
8.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按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总体思路,探索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创新尝试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制、末位淘汰制,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人员选用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把开发区打造成科技创新引领区、深化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9.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动更多部门事项入驻。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督”,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领办代办”“不见面审批”“办好一件事”,政务服务网办率达到100%。推行告知承诺制、承诺即开工、办照即经营、“免申即享”,构建“极简审批”新模式,真正实现“办事不求人”。
10.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入落实《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标先进学深圳,完善绿色通道、专人协调、“一企一策”等措施,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通用,更大程度便企利企。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和考核体系,每半年开展一次市场主体评部门、评科股长活动,全面压实“店小二”服务责任,打造哈市最优金牌服务环境。
(四)统筹融合抓建管美城乡
11.高水平推进城镇建设。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珍惜、利用真山真水资源,框定生态骨架,打好绿色基底。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进行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停车场、休闲广场和“口袋”公园,推动城镇边角地块补林补绿、活化再生。树牢“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有序推进主城区“西扩北拓”,严控纯住宅小区开发面积,积极发展度假酒店、商业综合体、康养产业,坚决防止盲目“摊大饼、铺摊子”。建设公园、绿地4处,更新、补栽主要街道行道树1400棵,新建纯住宅小区8万平方米以内。
12.高标准完善城乡功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松花江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宾州净水厂改扩建,升级宾州污水处理厂。铺设供热管网8.1公里、输水管网50.6公里、雨污管线7.1公里,新接管道天然气用户1万户,改造老旧小区13个、12万平方米,安装街路门牌9223个。完成14个变电站调度自动化升级,推进66千伏宾糖线、满井分线供电线路升级改造,力争红星美凯龙休闲购物中心、饿鲜达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13.高效率疏通城市堵点。推动实施南环路修建工程,新建大千路北段、北环路西段道路,升级改造城隍西路等主次干道11条,畅通外循环,打通内循环。规划辟建停车位1000个,更新交通标识300处,施划停车标线2.5万平方米,严厉整治二手车、农机具、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有效缓解停车难、交通堵问题,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14.高质量整治城乡环境。以家的情怀经营城市,稳步提升城乡绿化、亮化、美化、香化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治理“随手拍”,推动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集中开展生活污水、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等专项治理,不断健全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收转运处理体系。重拳整治渣土运输、城市“三乱”,保持禁违控违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对违建行为“零容忍”。
15.高起点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兜底保障政策,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用好用准乡村振兴资金政策,谋划推进常安营口、永和联华等乡村振兴重点村产业项目6个。新建、改建农村饮水工程35处,改造危房1268户、危桥19座,修建乡村道路167.4公里。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参与土地托管,做“精”农产品,做“深”产业链,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五)坚持不懈惠民生增福祉
16.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统筹做好大学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3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17.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省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逐步降低群众医疗支出,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推进县医院异地重建和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招聘医学毕业生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0名,提升诊疗能力。
18.倾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维修改造中小学及幼儿园消防设施,完成高考标准化考场和衡水桃李高中建设。有序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充实教师队伍力量,招聘各类教师150名。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有效减轻学生作业压力和培训负担。
19.竭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动参保扩面,着力做好灵活就业人员、中小微企业员工参保续保工作,精准做好困难群众、新增流动人口参保工作,落实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等政策。优化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标准,及时发放退役军人“两费”、廉租房补贴、养老保险金和高龄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