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对上争取。精准聚焦国家、省关于“两新一重”、“三篇大文章”、东北全面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辽河国家公园等各项政策,建立健全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争取试点体制机制,形成激先敦后、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强化项目包装、申报、对接、争取、获批全链条工作,紧盯团结小区等11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辽河滩区居民迁建等10个专项债项目审批。全年完成项目申报100个以上、入库总额50亿元以上,争取资金不少于15亿元。
发展新型工业。推动恒生塑材等“老字号”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北方戴纳索等“原字号”企业技改升级,支持研峰科技等“新字号”企业由小做大。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小升规”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上云”企业10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完成技术交易额7000万元。突出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六个一体化”,加快推进南拓区建设,打造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引育电子信息、环保设备、医疗器械、高性能塑料新材料、新型碳素材料等研发生产企业集群。实施一企一策,推动“僵尸企业”有效盘活、低效能企业提质增效。
提升现代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盘锦火车站东站区核心区、奥特莱斯城市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双台城文旅综合体投入运营,辽河左岸酒店有效盘活。建设辽河左岸数字经济产业街区和水榭春城文化艺术街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品牌,全年举办汽车电商博览会等精品展会10场以上。深度融合华锦,做优北方华锦石化产品交易平台。加强与盘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合作,建设辽宁跨境电商溯源中心和盘锦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依托思爱普(SAP)双碳创新中心,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双碳创新研发示范基地。
壮大街镇经济。完善街镇产业发展规划,支持街道做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康养产业、数字经济等产业规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两镇聚焦农产品深加工、生态精品农业、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等产业做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建立完善区街(镇)财税体制,编制街镇税源清单,实施税收征缴分级分片管理,做实税收留成及奖励返还,激发基层协税护税积极性,促进街镇经济良性发展。各街镇共新增税收5000万元以上。
(三)全力释放改革开放新活力。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优环境、抓改革、促开放,着力扩大融入新发展格局新优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大力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提前介入、帮办代办等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只提交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和“智能秒办”。完善全域政务服务驿站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涉企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各类税费应减尽减、应免尽免。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模式,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董事会建设,规范建立决议评价及跟踪落实机制。强化岗位配置、薪酬及绩效考核,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实施“金融+实业”战略,实现工程、金融、科技、养老、文旅等多领域开拓发展。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与英诺森等企业合作,做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扩大对外开放。充分用好国家、省、市外贸政策,鼓励华锦集团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增强戴纳索等外向型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能力,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依托辽河湿地中外商品博览会等平台,加快启动跨境电商线下展示中心建设。推进与无锡市新吴区对口合作,复制推广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深化与辽滨沿海经济区等兄弟县区合作,推动“飞地项目”交流落地。
(四)全力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
统筹推进城乡深度融合。高标准推进团结小区、二中小区等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打造一批美丽宜居街区和完整居住社区。加快曙光小区等4个棚改小区建设进度,全年完成居民回迁1000户以上。启动长征二号、市民服务中心等区域开发建设。用好各类闲置及低效公共空间,通过引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立体停车楼、合理施划停车位等多种方式,新增停车位1000个,缓解群众停车难。全力协调打通新府大街等瓶颈路、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解决群众出行难。常态化开展“多城联创”工作,推动城市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推进统一村15套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管网入户678户。加强农村户厕常态管护,巩固“厕所革命”成效。探索垃圾分类新途径,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幼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1+4+N”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加快市中医医院、辽河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打造医养结合中医诊疗服务特色城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打造公共文化供给均衡城区。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益,全年新增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4000人。提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持续改善相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