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2024年1月10日在通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高 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极为艰辛,极具考验,极其难忘。面对诸多前所未遇的超预期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力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历史积累的债务金融风险、异常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以刚健自强、万难不屈、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9.3%。

  这一年,我们精准施策、承压奋进,经济运行回稳向好。面对同期基数偏高、外部需求不足、民间投资转弱等现实压力,我们咬牙克难、负重前行,建立“三级交账”和月调度、季“赛马”机制,开展稳增长攻坚行动,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拼出了企稳回升,扭转了不利开局,经济运行逐月攀升、追赶进位。实施“服务企业年”活动,建立企业难题“首接首办、直通直办”机制,市级领导遍访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推动稳产满产、扩能增效,新增“四上”企业45户,新登记企业数量增长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施工业“三百+1”工程,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9户,33个达产达效项目新增产值30亿元,43个重点产品产值突破200亿元,最大限度弥补冶金行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26个,98个新建项目全部入统,75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争取上级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率先启动停缓建项目激活行动,成功盘活项目17个。开展消费节、房交会等系列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2800万元、带动交易额4.1亿元,新培育大中型批零住餐企业47户,商贸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拓展消费场景,集安大吉他文化街区、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网络零售额增长25%。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个,建设创新平台5个,转化科技成果13项,宏信研磨材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破茧成蝶”企业9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户,数量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我们培强育新、夯基补链,产业支撑日益稳固。深入推进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四年行动,目标体系更加完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发展成效更加显著。打响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跨千亿”攻坚战,东宝二代人胰岛素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进入三期临床,利拉鲁肽注射液和恩格列净原料药获批上市,金马1.1类新药启动报产。新增“MAH”生产制造示范企业5户,引入药品文号62个、代加工品种35个。修正、万通等企业加快回归布局,医药健康“六个回归”实现产值增量27.5亿元。省级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分站正式授牌。医药健康产业全链条产值超过600亿元。推动人参产业立法,组建通化人参产业专家委员会,开展宜参地资源普查,人参医药健康产业园、人参数字化管理平台、云岭野山参精细加工、清河人参高技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家人参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落户我市,“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数量稳居全省第一位。人参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创近年来最高增速。制定加快构建“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施意见,抢抓市场复苏机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龙兴里文旅小镇开业迎宾,华润希望小镇加快建设,万峰滑雪度假区跻身全国雪场前十、获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东方红药业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全国研学旅行基地。通化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0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鑫鸿新材料产业基地、百思万可生物科技、汇能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竣工。“数字通化”建设成效显著,新建5G基站300个,企业“智改数转”、智能化民生服务迈出新步伐,全省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数字信息产业产值增长10.3%。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积蓄增强。抢抓列入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试点、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历史机遇,协同推进改革开放。新政务服务大厦投入运行,成为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审批时限压缩率、全程网办率、社会信用体系、政务服务事项等多项指标保持全省前列。首创“市区深度融合”服务模式、“信易+年货”场景入选全国典型,公积金在全省率先实现“亮码可办”。在全省首创成立民营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五级“两个健康”组织服务体系,为企业退税减税降费9.4亿元,税商联动模式在全国推广。应急周转基金支持企业转续贷33.8亿元,“吉农金服”贷款额、覆盖率均居全省前列,引入股权投资17.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五经普”清查高质量完成。医药高新区引入项目51个、实施项目22个、竣工项目8个,形成招引、建设、达效的接续跟进格局,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内陆港务区化工产业园通过省级复核认定,铁路集装箱转运中心站开工,陆港物流园功能不断提升。集安边合区加工贸易产业园投入使用,互市贸易区获得批复。集桓高速建成通车,沈白高铁(通化段)及高铁新区配套工程加快建设。对接对口合作、区域联动协作、友好城市往来不断加深。招商引资扩面增量,赴欧洲、东南亚和京、沪、粤、津等地开展经贸活动200余次,对接央企民企450户,落地项目74个,到位资金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97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