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突出项目引领,驱动经济增长。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深化项目管家制度,推进“五个一批”动态管理,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开花。瞄准国家政策投向,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进光阳耐火、欣立集团、嘉顺科技等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建设。推行网上投标,提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交易水平,净化招投标交易市场。重点推进惠民实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让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强化招商引资,集聚发展动能。持续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围绕镁制品及深加工和金属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加强项目储备,着力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瞄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和远程对接工作。各单位“一把手”拿出一半以上时间精力用于谋划、招引和推进项目,着力解决土地、规划、环评、能耗、技改等问题,推进项目尽早落成。
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加快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深入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工作。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全力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营造“安商、富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创造宽松便利的发展环境。
(二)聚焦改革开放,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园区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财税金融改革,鼓励企业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依托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平台,深入推进菱镁产业总部经济园和中国镁都国际智慧物流园“双园区”建设,育强全国唯一专业化菱镁市场。以生态型、创新型、开放型为方向,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将大石桥开发区打造成“高端企业集聚地”,重点打造南楼开发区的“世界级镁制品加工基地”,壮大实体经济主战场。
加快转型升级,凸显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严控并化解过剩产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围绕“三篇大文章”的发展新思路,壮大“2+3+2”产业新发展体系。依托金龙集团、盛海化工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镁制品及深加工和金属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依托兴福化工、耘垦牧业、镁都制衣等龙头企业,提升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依托嘉顺科技、华能集团等龙头企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外开放。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健全服务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优势龙头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提升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开发应用水平。实施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行业领导力的“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优势。
(三)聚焦财税管理,破解金融领域新难题
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管理。推进县乡财税体制改革,强化税源征管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源培植,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防范税收流失。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加强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处置、盘活闲置资产,优化国有资产运营模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非急非刚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保证兜底“三保”支出,调节保障地方财力的基本稳定。
推动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吸引域外金融机构入驻我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继续发展壮大村镇银行,推动农商行改革,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收入、利税持续增长。深化“银税互动”,创新融资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做好发债融资工作,推进融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对风险隐患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持续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防范金融风险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远离非法集资,识破和举报金融诈骗圈套,坚决打击违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持续稳定。
(四)聚焦精细管理,提升现代城市新颜值
深化文明创建,弘扬城市精神。紧紧抓住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建设秩序安定、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持续开展“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使得“礼让行人”“光盘行动”“文明旅游”等良好习惯蔚然成风。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使得“诚信、包容、实干、创新”的城市精神赓续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