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二、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充满机遇。国务院新近批复的《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抚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抚顺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引导抚顺化工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沈抚同城化步伐、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动“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抚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打造“两大基地”、发展“六大产业”、推进“三个融合”、建设“五个抚顺”,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化工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000亿元,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超过500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创新抚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引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产学研联盟和中试基地建设,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政府,提高大数据服务水平。发挥产业场景优势和数据资源优势,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持数字产业全链条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头部企业本地配套。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头部企业辐射带动、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生态圈,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用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赋能增效。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冶金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迈进,建设国家级高附加值新型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活力抚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突出法治和信用环境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痛快办事、公正服务,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妥做好事业单位改革“下半篇文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央地合作、地企联动,争创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惠企政策,构建亲清关系,鼓励创新创业创造,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一批企业上市融资。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口合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主动作为,加强产业园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快沈抚同城化步伐,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分工协作、公共服务一体高效、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三)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绿色抚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落实能耗“双控”,严控“两高”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创建国家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全面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大伙房水库全流域治理,保护好辽宁“水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健康、冰雪运动、生态旅游等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四)注重内外兼修,建设文明抚顺。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沈白高铁(抚顺段)建成通车。实施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加快采煤影响区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推进水系互联互通,做活“水文章”,建设独具特色的“东方水城”。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保护利用工业遗址,导入创新创意产业,以新业态、新模式留住老场景、老记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雷锋精神。挖掘利用好“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全域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和水平。

  (五)致力民生改善,建设幸福抚顺。财力更多向民生倾斜。就业优先,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多元增收,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速。强化社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帮扶困难群体,促进共同富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慎终如始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新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4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