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2-2030年)

  城区污水收集系统有待完善,污水管网管养需进一步加强,污水管网老旧破埙、堵塞、错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短板较为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污水治理设施难以稳定运行,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覆盖率不足,收集率普遍偏低,专业化运维覆盖率和水平较低。

  治土、清废等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任重道远,疑似污染地块详细勘查、风险管控、土壤修复治理等工作进度缓慢,需严格把控时序进度完成地块调查工作,重点排查关闭或搬迁企业原址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制度。需加强土壤、地下水协同防治,以东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2)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环境风险源企业数量较大,尤其是东至经济开发区临近长江,涉危、涉重风险源的布局性、结构性风险突出,不容忽视。东至经济开发区(香隅化工园)浅层地下水污染问题曾被挂牌督办,经过整改以后稳定达标,接下来将对开发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开展阶段性评估,科学确定后续治理措施,实现精准治污,高标准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东至大历山因舜盛公司长期超规模、越界非法采矿,以及借修复之名行违法开采之实,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安徽省政府以及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等,以不同形式密集指出大历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尖锐地指出症结所在,提出严格的整改要求。池州市迅速组织东至县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整改提升工程,以“治山、理水、塑景”为抓手,最大限度恢复原始生态。该工程治理面积36万平方米,清理危岩2万多立方米,消除地质灾害隐患6处,清坡11万多平方米,种植乔木灌木6万余棵,铺装沥青道路1万平方米,铺装园路5000平方米,建设挡墙1050米。目前大历山已完成全部整改工程并通过省级验收;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存在养殖面积过大、水质下降、核心区及缓冲区违法违规建设等突出环境问题。通过开展“清湖”行动,制定实施《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扎实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目前升金湖生态整改成效显现,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湖泊自净功能不断增强,水质稳定在Ⅲ类。虽然这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已见成效,仍应该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

  (3)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需提升

  覆盖城乡的大气监测网络和覆盖全流域的地表水监测网络尚未建成,环境大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存在短板。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还没真正实现。司法保障存在短板,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没有形成常态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案数量偏少。地方环境治理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步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尚需进一步加快。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偏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等新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向公众开放不足,公民环保素养尚需提升。

  3.3.3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

  (1)生态文明上升为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成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二十大报告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的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而言的新的时代意义。相较于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就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愿景中战略地位的再强化、再升华。这一战略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东至县推动生态立县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提供了良好机遇。

  (2)安徽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安徽省坚持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对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革命老区等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开展专项帮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创建工作,提升创建成效。对全面完成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地区,优先支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对获得省级命名的市县,优先支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两山”转化成效显著的地区,优先支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赋予了安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重的角色定位和更大的使命担当,为实现安徽更好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给予了东至县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长三角一体化等众多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开放合作机遇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2021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长三角通过一体化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明确安徽省要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布局和转移,大力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要求,为东至县区域自然生态共保、跨界环境问题联治提供了重要契机。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在东至县叠加,为东至县在新一轮开放合作中提升发展位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3.4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

  (1)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容易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的污染减排措施大多已完成,污染减排空间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加快推进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污染的复合性和治理的复杂性日益明显,量大面广的存量污染削减任务依旧艰巨,未纳入总量控制或日常监管范围的污染因子的影响将逐步凸显。土壤污染日益受到关注,风险将显现。如何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将成为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的新的重大挑战。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尚需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与生活源污染影响显现,尚缺乏有效治理手段。

  (2)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多次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从生态系统、整体系统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性科学论断。如何更加妥善地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东至“十四五”时期须面对的新考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产业结构调整可能放缓,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难度加大,绿色发展格局尚未根本形成,实现东至县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下更大力气。虽然东至县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但“两山”的转化通道尚未完全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进一步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仍面临着较大压力。(3)城镇开发建设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更高需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5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