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临泉县“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1-2025年)

  (3)推进城乡物流融合发展

  1)加快发展城市配送

  积极推进临泉县城市配送体系建设,以乡镇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加快整合商贸、供销、邮政等行业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实现集约配送的物流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地方龙头企业发展综合商贸物流、专业型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工业品专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领域。支持电商以及物流企业在社区、学校、商业网点发展自提柜等自助设施,构建城市配送末端物流服务网点。推动建立城市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商贸企业与城市配送企业业务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建设集车辆监管、交通诱导、指标统计、绩效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共同配送监管平台,巩固提升临泉县城市配送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

  2)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整合商务、交通、农业、供销、邮政等多方资源,按照县、乡(镇)、村三级网络构架及“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建设模式,推进全县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在临泉县中心城镇依托物流园区资源建设集仓储、集散、配送、分拨、交易、信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物流枢纽场站,充分利用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乡镇快递超市、“村邮站”、村级供销服务社等既有设施,建成统一挂牌的村级农村物流网点。在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站,引进菜鸟网络、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建立农村物流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农村物流效率。

  3)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加大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建设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中心等升级完善城市配送功能,在全县镇街、重点村整合改造一批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功能服务于一体的节点网络,加快城乡物流配送渠道下沉。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供销合作、第三方物流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村既有仓储资源,拓展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发挥地方特色区域配送中心衔接城乡的功能优势,形成衔接有效、往返互动的双向流通网络。逐步开展城乡物流试点示范工作,加强管理经验推广应用,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新城乡配送模式,鼓励发展统一配送、夜间配送等配送模式,积极发展同城配、落地配、入宅配等新业态。

  (4)推进临泉货运服务转型

  1)深化一体化服务

  深化交通与铁路等管理部门的信息协同联动。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促进联运线路品牌建设,加快推广“一单制”,实现一次托站、一次收费、一单到底。推动集装箱公铁联运在“一单制”运输上率先突破。

  2)加强智慧化建设

  临泉县货运物流应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为重要抓手,加强临泉县货运物流基础设施、载运设备、货运物流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智能化货运物流体系,进一步强化创新应用,促进货运物流效率提升,支撑和引领临泉县货运物流发展,提升临泉县经济综合竞争力。

  3)推进绿色货物运输

  货运运输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以生态优美与货运物流发展双赢为价值标准,顺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持续推进新能源与清洁运输装备在货运物流领域的使用,集约高效利用货运物流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促进货运物流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健康和谐方向发展,构建与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货运物流体系。

  4)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从积极对接物流核心枢纽的战略定位出发,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发展,推进货运物流基础设施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进一步畅通物流大通道,积极推进对接区域通道建设,完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打造临泉县货运物流内外开放新格局。

  依托临泉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积极完善货运运输网络,大力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培育货运行业市场主体,着力提升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加快形成高效、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3、营造新型业态发展外部环境

  (1)培育发展新业态

  进一步规范和鼓励网络约车、定制出行、共享出行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打造“指尖出行”服务,实行“无感安检”、“无感支付”,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路网通行效率,构建面向先进技术应用的管理服务系统,让公众享有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2)拓展服务新场景

  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支持运输企业与餐饮、酒店、商业、旅游等服务型企业开展合作,发展交通出行过程中的综合服务。推动“运输+旅游”、“运输+农业”、等多种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构筑新型运输服务产业链。充分考虑自动驾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规范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3)优化营商新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成为新业态、新模式的实践主体和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同时,逐步放开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过程监管,制定退出机制,让新业态发展处于更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

  4、开拓普快结合新型邮政体系

  (1)提升服务新水平

  鼓励并支持邮政企业在保障顺畅通邮、安全用邮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现有各类邮政网络资源拓宽业务范围,丰富服务种类,拓展服务功能,切实提升邮政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邮政企业与快递企业通过联盟、联合、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等邮政服务设施加强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建设。支持邮政企业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自主探索创新“邮政+电商”等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开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快消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配送。

  (2)优化快递新质量

  1)优化快递发展空间

  立足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大格局,结合临泉特色,对外开放优势显著、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广阔的实际,着力推进快递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联动发展。扶持和引进一批快递企业与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中心进行业务对接,大力发展跨区域电商快递业务,提供统一采购、仓储和配送等服务,逐步形成与跨区域电商相适应、同发展的快递服务体系。

  2)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引导企业加快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从偏重价格竞争向服务品质竞争转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强化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差异化经营。鼓励支持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服务创新,拓展代收货款、供应链管理、冷链快递、特殊物品寄递、绿色回收等增值服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业务。

  3)构建普惠服务网络

  积极推进网络共建共享,加快形成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快递骨干网和末端投递网。延伸快递服务网络,积极实施快递下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快递企业加快乡镇网点设置,打通农村快递物流“下乡与进城”的双向快捷通道。鼓励快递企业在农村地区加强与交通运输、农业、供销、商贸企业的合作,结合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探索适应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供直销等快递服务新模式,协同推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