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临泉县“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1-2025年)

  3)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合理布置公共自行车的配置站点,强化与公交的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即时即地使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辆,合理设置充电桩等附属设施,支持引导城市公交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客车,到“十四五”末,全县公共交通车辆实现全部为新能源车辆,对有条件的乡镇,在城乡班车中逐步推广新能源车辆。加强对营运车辆管理,杜绝超标准车辆进入运输市场。

  4)保障旅客运输安全

  加固运输安全底板,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对客运从业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持续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定期开展各类型应急演练,强化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加强网约车监管和秩序整顿,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3)构建优质舒适公共交通

  临泉县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坚持“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进一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快速公交为辅助,出租车为补充,信息化为手段,多模式协调融合的绿色环保公共交通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公共交通系统,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快捷。

  公交换乘中心发展重点:城市公交枢纽是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换乘节点,主要承担城际公交与城市公交之间的换乘以及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之间的换乘。考虑临泉县不同交通方式发展的需求及临泉县土地利用规划,谋划4处公交换乘中心。

  图6-1换乘中心规划布局

  公交首末站发展重点:公交首末站作为一个线路的主要控制点和若干线路的可能交汇点,关系到乘客出行是否方便、公共客运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线路调整等问题,在整个公交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城市特点等进行分析,在现有场站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公交首末站规划原则,提出公交首末站规划布局方案。

  图6-2公交首末站规划布局

  停保场发展重点:公交停车场主要功能是为线路营运车辆提供合理的停放空间、场地和必要设施,并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保养和重点小修作业。

  图6-3公交停保场规划布局

  (4)提高城乡客运服务品质

  1)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网络。

  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提高城乡客运网络的覆盖广度、深度和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行有所乘”。通过公交线路的开通和公交车辆的投入,加强偏远村庄的公共交通覆盖,并通过公交首末站、换乘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能力。

  2)加大城乡客运补贴和扶持力度。

  统筹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财政保障水平、企业运营成本、运输产品服务质量差异、交通供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票制票价,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价格体系,有效降低农村居民出行成本。

  3)提升乡村旅游交通保障能力。

  依托临泉特色旅游,加大公共交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力度,积极拓展“运游一体”服务,加快改善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的交通条件,积极支持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乡村旅游客运线路。

  (4)探索农村客运资金路径

  将农村客运发展资金根据上级相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客运运营补贴,确保农村客运正常运营。

  面对客运站公益性较强的属性,为解决资金筹措难题,需探索资金筹措新路径,鼓励建设主体多样化,拓宽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的渠道。鼓励农村客运站建设主体形式多样,运输企业、交通运管部门、地方政府、个体业主等均不同程度加入农村客运站建设行列,形成多头并进,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筹措可采取合作、合资、合股等形式,由国家补助、企业自筹、银行贷款、个体出资等几方面组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有效地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并带动各方投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发展。

  立足临泉县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阶段,围绕交通现代化建设要求,依托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客运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客运资源配置方式,推进线网和结构调整,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机衔接和差异化发展。

  2、打造高效绿色物流服务体系

  依托临泉县临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积极完善货运运输网络,大力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培育货运行业市场主体,着力提升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加快形成高效、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1)建设临泉物流综合枢纽

  1)完善园区空间布局

  调整物流产业布局,整合和建设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集聚,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依托物流园区发展契机,完善临泉县东北部物流园区等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推进乡镇物流中心等项目落地实施。完善新增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物流业发展需求预留空间。远期临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通用航空物流产业园。

  2)加快枢纽站场建设

  打造以多式联运物流园为核心的公、铁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切实提高铁路货运站场服务水平,扩充临泉站装卸能力、增加到发线及相应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等,进一步提升集装箱办理能力。形成基础设施、生产调度、运输组织和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火车站、东部物流园与工业园协同发展。

  3)推进枢纽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临泉站在区位、产业资源等方面优势,建立多式联运合作机制,延伸辐射范围。推进临泉物流园等与阜阳、郑州联动发展。加快与货运班列对接,实现与阜阳、合肥、郑州物流枢纽的业务联动,探索建立一站式通关合作机制,推进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2)优先发展多式联运协作

  1)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

  大力发展公铁、陆空等联运,推进大宗散货、集装箱、汽车滚装多式联运,积极发展铁路驮背运输、半挂车滚装运输、卡车航班等多式联运组织形式。探索利用全县高铁资源,发展高铁快件运输;探索空运集装箱与普通集装箱之间的运输组织流程;推进公铁联运组织流程的整合再造,完善冷藏箱、恒温箱、特种集装箱等箱型的联运服务能力。

  2)促进联运枢纽协同协作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铁路、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成立联合体协调联运过程,实现公路、铁路集装箱联运全过程物流信息有效共享。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加快推广“一单制”,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在“一单制”运输模式上实现率先突破,推动建立稳定的横向跨区域集装箱铁水公多式联运服务网络,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制定“零担拼箱”、“随到随发”等灵活运输方式,开展多式联运两端“门到门”服务,提高多式联运市场占有率和覆盖范围。推动国内联运单证标准化,实现与国际联运体系深度融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