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淮安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淮安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规划

  2022年1月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落实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完善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根据市政府关于“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淮安市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在信用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信用产品应用、联合奖惩实施、信用分类监管、诚信文化宣传等方面均已取得明显进展,为更高水平建设诚信淮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出台淮安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围绕信用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出台各类政策性制度文件共计200余个,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用政策和制度体系,有力支撑了社会信用创新实践。

  (二)平台建设稳步提升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建成市、县区两级“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在库数据超过3.5亿条,数据涵盖淮安市12余万户企业、40余万个体工商户、4000余户社团组织等所有类型市场主体及500余万自然人信息,成为上联省、横通部门、下接区县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枢纽。公众意见调研问卷结果显示,93.97%受访人员认为平台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持续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淮安信用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数据“无缝对接”,促进各行各业信息的互联互通、适时共享、及时反馈。建成全国一体化“信用淮安网”及移动端,提供企业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开展“信易+”等场景应用。在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及有关乡镇(街道)设立免费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窗口14个,为市、区县各部门开通便携式“一体化”信用信息查询端口220个。

  (三)新型信用监管机制积极构建。组织制定淮安市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实施方案,全市29个部门共出台30个重点领域行动方案,形成“1+30”实施体系。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18个部门建立了行业信用评价机制,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激励和约束,试点开展联合奖惩系统嵌入式应用,归集上报联合奖惩案例1.3万余个。

  (四)信用惠民便企服务不断提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免费信用查询服务12313批次。出具自然人信用查询报告5655份。开展了公益性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举办信用修复培训班22期,培训企业2600家。开展“信易贷”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组织召开全市“信易贷”工作会议,依托省“信易贷”平台推荐企业注册用户55375家,位列全省第四。创新开发“信易贷”等产品270项,累计解决182亿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全省第三方信用报告统一标准编制改革试点市作用,在政府采购等招标投标领域中累计应用公示第三方信用报告16920份,应用总量全省第一。

  (五)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出台《关于深入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各部门围绕通讯网络诈骗等11个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印发了党政机构失信治理合作备忘录,政府机构失信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涉党政机构失信案件实现“清零”目标。加强信用服务市场规范管理。全市涉及“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严重失信企业和信用服务机构的治理和退出工作,全部完成了线索核实处理反馈。

  (六)诚信建设氛围更加浓厚。在全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测评中,淮安市荣获政务诚信评价结果第一等次。着力做好诚信主题宣传报道,在全省“与信用同行筑梦新时代”知识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在《中国信用》和《新华日报》刊登专题文章近20篇。通过省、市信用门户网站发布信用报道年均200篇以上,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和市广电台开设诚信宣传专栏,宣传诚信新闻270余篇次。积极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各地各部门举办“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等诚信宣传活动200余次,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诚信群体、诚信个人、诚信示范街区等系列推选活动,树立了一批诚信典型。

  “十三五”时期,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信用信息归集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易+”等惠民领域信用应用场景开展不足;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推进机制有待加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融合应用有待深入;市场化、社会化信用奖惩机制有待深化;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影响力、公信力、美誉度的信用服务机构领航信用服务业发展。

  二、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重要时期,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推动、全面融合、全面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构建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基本实现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重要支撑。

  (一)加快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建设更加注重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权益保护的社会信用体系,助推社会治理服务措施与监管手段贯通信用主体全生命周期,形成运行高效的诚信规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高标准建设市场经济体系为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内涵。全国上下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构建更加成熟、更加稳定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信用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畅通市场交易机制,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3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