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临泉县“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

  (五)坚持补短板强弱项

  面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更加完善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六)坚持底线思维,医防融合

  坚持关口前移,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强化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健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县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到2025年将建立起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相衔接的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县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服务模式更加科学,服务能力更加适应,常见病、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更加有效便捷,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省内优质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较2020年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良好控制水平。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疾病防控能力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布局合理、优质高效,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公开透明,医疗卫生监管体系保障有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整合型服务新体系,“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完善。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城乡区域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总量适宜、结构优化。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基本达到阜阳市同期目标,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不少于3.9人。基层能力建设全面达标,医学科技能力进一步增强,智慧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人口均衡发展政策进一步落实。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持续保持人口适度增长,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合理区间,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表1 到2025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工作指标

  领域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健康水平 1 人均期望寿命(岁) 77 78 预期性

  2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近似0 与全省持平 预期性

  3 婴儿死亡率(‰) 3.07 与全省持平 预期性

  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27 与全省持平 预期性

  5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5 预期性

  健康生活 6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27 预期性

  7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20 预期性

  8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 40 预期性

  9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 91.4 预期性

  1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82 3.2 预期性

  11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1.97 3.8 预期性

  12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 / 0.54 预期性

  13 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1.45* 3.93 约束性

  14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2.29 8.3 预期性

  15 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16 4.5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6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7.6* >90 预期性

  17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2 >90 约束性

  18 产前筛查率(%) / ≥70 预期性

  19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 力争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约束性

  20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率(%) / ≥70 预期性

  21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95 约束性

  22 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 / <0.17 预期性

  23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80.8 持平 预期性

  24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81.8 持平 预期性

  25 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 / 90 预期性

  26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 / 85 预期性

  27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比例(%) / 全部达到100 预期性

  28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 100/人天%) / <40 预期性

  标*为2019年数据。

  第三章 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一、优化医疗卫生体系结构和功能布局

  (一)合理规划,持续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各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推进县(区)属医院“强基层”。强化医院的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住院服务能力。加快卫生资源下沉。深化与周边发达城市区域协作,均衡医疗机构布局,完善区域医疗资源配套,以宋集、老集为重点开展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缩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在肿瘤、心血管、呼吸、创伤、神经、精神、中医等领域,积极引进合肥、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

  (二)整合资源,提高医疗机构综合竞争力

  以“调结构,补短板,促均衡,提能力”为主线,引导公立医院适度发展。强化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做好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工程,县中医院创三级工程,鼓励临泉华源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规划设置原则和实际,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功能建设;完成县中医院新院区规划、中心卫生院、县精神病医院、瓦店镇卫生院等业务用地和扩建工作,保证医疗机构业务正常有序开展。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推动临泉县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项目加快投入使用,计划实施临泉县急诊中心急救大楼建设项目、临泉县口腔专科医院项目、临泉县第四人民医院项目(鲖城)、临泉县精神病医院新区建设项目、临泉县第五人民医院拟配置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瓦店、庙岔、长官、谭棚等一批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三)调整规模,注重民营医院的规范和提升

  支持规范社会办医,引导社会力量打造特色专科,鼓励社会资本办立康复、精神卫生等紧缺专科医院及护理院、护理站等特色中间性医疗机构,支持向社会医疗机构购买服务。控制民营医院数量与规模,按照法律法规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能力;严格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按照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等合理开展诊疗,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日常质控工作和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探索构建长效机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