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庆元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生态安全保障全面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一体化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系统实现健康循环,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6.1%以上,生态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空间面积比例不降低,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示范基地。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明显提升。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2. 指标体系

  “十四五”时期庆元县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指标22项,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10项。涵盖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污染减排、生态创建等领域。(见表3-1)。

  表3-1 庆元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绿色发展 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 - 完成下达任务 约束性

  2 煤炭消费比重(%) - 完成下达任务 预期性

  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 - 完成下达任务 预期性

  环境质量 4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100 >99 约束性

  5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µg/m3) 19 ≤22 约束性

  6 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比例(%) 85.7 ≥85.7 约束性

  7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8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6.8 98 约束性

  9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100 100 约束性

  10 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00 100 预期性

  11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100 预期性

  污染减排 12 化学需氧量五年削减比例(%)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3 氨氮五年削减比例(%)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4 氮氧化物五年削减比例(%)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5 挥发性有机物五年削减比例(%)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生态创建 16 森林覆盖率(%) 86.1 ≥86.1 预期性

  17 生态质量指数(新EI) - 全省前列 预期性

  18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空间面积比例(%) 以最终调整优化结果为准 不降低 约束性

  19 河湖岸线保护率* - 不减少 预期性

  2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100 100 预期性

  21 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100 100 预期性

  22 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4.01 4.5 预期性

  注:1、带*指标为省级指标基础上,丽水市新增特色指标。

  2、“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为庆元县特色指标。

  四、主要任务

  (一)力争“零碳”示范,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空间格局,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开发林业碳汇,全域推进低碳发展,努力建成碳中和先行区。

  1.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空间格局

  着力打造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三个核心”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即西部城镇和产业发展核心、东北部生态保护和旅游核心、东南部高山绿色精品农业和度假养生核心,显著提升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实现东西协调发展。推动屏都综合新区三期建设,加快城市设施提升、环境整治和三产服务业的配套支撑,突出仓储物流、商贸商业、创业创新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区块发展,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庆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现有屏都综合新区、五都食用菌精深加工园、竹口铅笔特色产业园三个主要工业平台,以及安南-隆宫乡镇工业功能区、嘉善飞地产业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工业平台“二次创业”为契机,在黄田、竹口、隆宫等地合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小微园区。扎实推进“低散乱”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企业“关停并转”和集聚入园,实现“园区外基本无工业、园区内基本无非生态工业”。

  强化国土空间保护。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布局,实现发展战略与空间基底有机统一、空间战略与要素配置有效衔接。落实庆元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面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空间管控体系,积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的规划环评,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优化、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应用。

  2.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文化产业等低碳产业。实施“一园一策”“一行一策”,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铅笔文化产业园和黄坛水干果园生态农业园区两大低碳集聚区建设,加快低碳产业集聚产能释放。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严格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审查,推动传统行业绿色化和低碳化改造,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产品,引导企业走绿色制造之路,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鼓励优势企业探索打造绿色工厂。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为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碳。

  持续优化低碳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全面建设清洁能源强县,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现代的能源体系。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强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持续推进一批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风电资源开发,积极争取庆元县抽水蓄能电站纳入省级“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规划网”,谋划建设一批30万千瓦以下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电网消纳、输送能力,加大电能替代应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耗占比。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管网建设。鼓励发展园区集中供热,推进屏都综合新区生物质热电联供等项目建设。

  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积极推广使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等,政府采购优先选择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器具,反对过度包装,强化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气价的运用,引导居民自觉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推动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进企业开展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加快构建未来社区低碳模式,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新材料,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鼓励企业、房地产商、居民等采用绿色建筑模式,推行绿色装修。完善低碳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