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港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智慧环境建设有待突破。治水、治气、清废等基础工作较薄弱,空气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压力较大,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有待提升。通过“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标国内省内先进城市存在差距,对照市场主体诉求期盼存在短板。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乱象依然存在,依法治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和国家战略推动,为龙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创造新契机。新时代赋予新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全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府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纵深推进,我国产业新业态和智慧应用新形态不断涌现,将推动龙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新部署指引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为龙港全面开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征程提供指引和方向。新使命增添新动力。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新使命、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为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添新动力。新技术提供新支撑。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打通信息壁垒、整合数据资源、促进业务协同、加强政企合作、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场景化应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改革重塑

  通过理念塑造、机制重构、流程再造、功能重组,在“新型行政管理、基层治理、数字市民”等领域率先突破,高标准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显示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形成联动融合闭环改革矩阵,加快推进从“事”向“制”“治”“智”转变,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输出新经验。

  (一)深化“大部制”改革

  深化全域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与监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健全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促进行政服务中心效能提升、组织变革。全面优化“一件事”场景应用,线下加快实现一窗办、就近办、全域办,线上加快实现会办、好办、愿办,同时结合“大部制、扁平化”的特点,推出一批具有龙港特色的“一件事”。全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便民试点建设工作,按照“就近能办、少跑易办”的要求,提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建设、事项要素、事项办理等标准化水平。打造“红色代办服务示范点”,提供免费无偿政务代办帮办服务,加快推进便民办事“一窗受理、咨询、代办”。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重点,积极探索区域间“跨省通办”,做优异地办事咨询、收件和结果送达等服务,做到一个事项“一次提交、一次办成”。

  改革专栏1-1 全域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改革

  1.建设“智慧审管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现有数据,建立审批与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与监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实现审管联动的系统性、全面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促进审批与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推动事中事后监管。2021年底前,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数字化系统基本建成。到2022年,迭代完善平台功能,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

  2.拓展应用“浙里办”。加强“浙里办”的宣传和推广,2021年底前,实现“浙里办”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8万。到2022年,实现“浙里办”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3万。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浙里办”,探索“推办”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电子证照有效期、申请材料、用户办件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主动发现用户应办、待办、可办事项,并及时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模式,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前服务。(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发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国资公司等)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围绕执法信息化流转、联动式协同、智慧化分析,全面应用省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建设“一支队伍管执法”协作支撑系统。利用全市“视频一张网”和智能分析,推进“八分钟温馨提醒”柔性执法方式与非现场监管模式,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彰显执法的温度和力度。深化数字赋能,加快推进跨部门、场景式“综合查一次”机制创新改革,构建综合执法监管平台,集成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环卫监管、智慧园林管理、智慧燃气监管及渣土车监管功能组件。建立权责明晰的执法监管体系,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

  改革专栏1-2 全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建设“一支队伍管执法”协作支撑系统。应用省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建设本地化平台(“一支队伍管执法”协作支撑系统),完成执法数据与省、市数据接口对接,明确两法衔接证据材料移交、接收的业务规则,制定两法衔接技术方案。依托接“视频一张网”,拓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实现非现场执法率和现场掌上执法率双提升,建立基于岗位、部门、区域和领域等多种考评模型,加快实现数字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2021年底前,系统初步建设完成,实现两法衔接业务流程贯通、数字化执法监督并形成典型案例,掌上执法率90%以上。到2022年,推广柔性执法,研究制定“轻微违法”行为“首错不罚”事项清单;迭代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协作支撑系统,综合执法体系成熟完备,掌上执法率95%以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执法改革经验范本。(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深化政府职能社会化转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改革步伐,着力破解大部门“人少事多”问题,打造“小政府、大服务”高效运转模式。制定可动态调整的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事项清单,将政府职能有序转移给行业协会、专业公司、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实现应转尽转,推动政府职能减负。积极探索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扩大公共服务市场开放,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监管制度,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完善政府职能转移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支撑,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平台化、协同化网上办理。推动社区赋权立法,赋予社区公共服务职权,探索政府职能定向转移社会组织的路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转移评估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评估,全方位全流程跟踪监督转移职能,确保职能转移“转得出,接得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