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7.营造优质消费环境

  以诚信经营、消费投诉维权、无理由退货、商户自律等为重点,全面推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加强对商户声光电、外摆、营销推广等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创建舒心消费环境。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建立单用途卡发卡行业和企业风险监测机制,提升商业预付卡风险管控水平。加强对接合作,积极谋划发展市内免税店、退税店,构建便利化免退税服务体系。

  (二)高水平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围绕现代流通体系构建,推动专业市场升级,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做强供应链服务,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全面推动流通业转型升级。

  1.推动专业市场升级

  强化特色定位,大力推动高铁新城鞋服市场、开发区眼镜市场、瞿溪真皮市场、牛山进口市场、梧田家居市场等发展壮大,谋划发展锁具市场。以产品集散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品牌营销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价格信息中心、仓储物流中心、旅游购物中心等为重点,全面做强温州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巨溪真皮大世界、全球商品贸易港等龙头市场平台型服务功能,有效赋能中小商户与制造企业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以“一业一市场”为导向,支持市场间以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引入外部优势资源,集聚供需双方,构建发展合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专业市场内的应用,创新发展线上线下全渠道专业市场运营模式,构建市场与大中型商户的利益共享、共生协同机制,引入现代化组织架构、经营管理理念与治理模式。推动鞋服街、眼镜街、真皮街等直销型专业街区建设,积极做大市场规模。加强与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对接,探索多种形式的采购商品认定合作。

  2.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依托省级物流示范县(市、区)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建设及潘桥区块物流园区发展基础,大力提升全区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物流服务与商贸流通需求的高效对接,创新开展仓储、发货、运输等合作。以企业兼并、空间集聚为重点,全面推进潘桥物流园区的整合发展,打造集散、仓储、配送、运输、中转和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加强物流装备、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城市配送,构建城市配送网络体系,优化末端配送网络建设。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支持市场力量对闲置厂房等物业资源的改造、整合与利用,推动冷链仓、多层仓、立体仓、前置仓、配送仓、电商仓等专业化仓储服务发展。提升仓储产业发展坪效,推动仓储业绿色、精细、规范、融合、安全发展,加强仓储资源的联动与共享。支持传化公路港、东风物流、泰易达等龙头物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以线路延伸、空间邻接、货场合作等为重点,加强潘桥物流园区与温州南站货运资源的协同发展,探索发展高铁货运服务体系。

  3.做强供应链服务

  以产销协同、生产组织、消费引导为导向,推进现代流通供应链建设,创新发展信息采集、研发设计、采购管理、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等服务功能,全面推动供应链整合、产业链发展、价值链提升,深入推进供应链的创新和应用。围绕眼镜、锁具、鞋服等特色领域,大力推动专业市场、大型批发商等销售型“链主”企业培育,构建以销售为驱动的生产延伸服务型供应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融合发展,围绕农产品、特色产业、城市配送等领域,建设基于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制造商、采购商、服务商等多种主体的接入水平。以托盘、周转箱(筐)为主抓手,强化基础性标准推广应用,发展单元化流通,推动供应链标准化建设。

  4.发展现代流通业态

  推动流通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围绕组织变革、技术变革、管理变革等途径,大力发展智慧化流通、柔性化流通、体验化流通、协同化流通。以流通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分销批发类流通企业模式创新,以重资产模式深度介入商品分销服务,延伸发展仓储、配送、渠道、金融等功能。推动连锁经营业态的普及化发展,支持零售类龙头企业加强现代连锁经营理念、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输出,推动商品集采、产地直供、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等模式的落地发展。积极推进物流类流通共享模式创新,大力推行统仓统配、多仓共配、无车承运人等先进流通模式。以“资源整合、优势发展”为导向,推动建立区流通产业联盟,提升流通业主体协同、资源共享、人员共用水平。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鞋服、眼镜、进口产品等领域,提升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国际眼镜展览会、机械装备展览会等展会级别,加快新会展中心建设,发展高级别专业性展会,创新发展线上展会。完善再生资源流通体系建设,切实推进两网融合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建设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回收服务平台及线下网点体系,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的长期运作机制。

  (三)高水平推动开放融合发展

  围绕开放与融合体系构建,做大做强进口贸易,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贸易规模,优化聚焦外资利用,加强国际投资与合作,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新格局。

  1.做大做强进口贸易

  搭建重大平台,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提升进口贸易发展能级,将推动进口贸易发展作为瓯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作。聚力打造浙闽赣进口集散中心,用好侨资源优势,结合“义新欧”班列天然的进口优势条件,全力优化进口商品贸易通道,围绕食品、日用品等重点品类,强化国外优质产品一手货源组织,提升重点国家境外供应链服务主体与网络建设。加快优势进口贸易商、国内批发商的招引与集聚,建设形成集进口、分销、零售、会展、仓储于一体的进口综合服务体,将全球商品贸易港打造成为进口贸易发展的核心引擎。积极参与国家进口贸易示范区建设,争取小额、小批量日用消费品进口免备案试点和消费品平行进口试点落地,探索发展高技术产品进口。加大保税仓库建设力度,提升瓯海公共保税仓库利用率,支持进口日用品等入仓入库,推动保税仓与“义新欧”班列、上海港、宁波港的联动发展,做大做优进口商品属地清关业务。推动支持进口贸易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报关、中文标签审核等进口代理企业发展。推动进口商品销售网点发展,建设一批连锁型进口商品专营店,支持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业,鼓励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建设浙闽赣进口集散中心专区。

  2.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以全面提升贸易质量为导向,加强外贸发展创新要素投入,着力提升以质量、技术、品牌为内核的外贸产业竞争力,深化发展传统外贸市场,积极拓展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的新兴外贸市场。提升“义新欧”温州班列平台,完善温州监管作业场所建设,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建设货源组织基地,扩大温州组货直发班列数量,做强温州铁路口岸。加强外贸平台基地建设,高水平建设眼镜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做大品牌产品出口、高端产品出口,构建具有自主可控的眼镜产品国际化营销网络。围绕智能锁、服装等领域,积极创建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打造外贸优势新产业。创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机制,发挥政府基础保障与企业效率提升的优势,构建“企业增效+政府保障”型运营机制,降低瓯海企业外贸运营成本与发展风险。加强与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的对接与合作,构建形成“市场采购+瓯海专业市场”的发展模式,推动温州制造产品瓯海采购。加强出口品牌示范企业培育,支持企业进行单一国家商标注册,推动海外消费者直连型销售网络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