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强活动节庆运营
推动商务节庆活动高水平开展,实施商务节庆活动“百千万”工程,主办百场消费促进活动,打造千家放心消费商户,发展万名活跃消费者。围绕名品折扣等主题,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撬动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服务纽带功能,着力打造瓯海标志性消费节庆活动,构建长效化运行发展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境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推动境外展示中心建设,发展常态化的消费与交易节庆活动。优化“春暖瓯越•温享生活”等消费券投放活动,加强数字技术在消费促进中的应用,发展精准促消费、持续促消费、良性促消费活动。优化活动节庆举办方式,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加强第三方活动运营商引入,提升活动运营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活动效果。
4.点靓月光经济发展
强化月光经济顶层设计,完善全区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构建以温瑞塘河为核心,以环大学城月光经济集聚区、南湖时尚购物月光经济集聚区、瓯海核心区月光经济集聚区为重点的“一核四区”月光经济发展格局。强化创意设计,结合眼镜、时尚T台等特色形象的夜间光影塑造,聚力打造月光经济城市消费与形象地标,发展夜间城市会客厅,打响“瓯之夜”月光经济品牌。强化夜间消费与瓯海文化、山水、产业等融合发展,做精做优夜游、夜食、夜娱、夜购、夜练、夜宿等业态,发展一批复合化、一站式夜间消费场所,着力做强夜间文化消费、体育消费等业态。以“瓯之夜”为品牌,推动夜间高品质特色集市发展,支持区域化、移动式夜间集市筹办,支持乡镇街道发展“瓯之夜”子品牌。以梧田老街、月乐西街、金虹东街等区块为重点,推动“深夜食堂”品质化、集聚化发展,强化老字号等主体开展深夜经营。
(七)高水平发展商贸业新基建
围绕商贸业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消费基础设施、新物流基础设施,新渠道基础设施,高水平发展商贸新基建。
1.新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步行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瓯海中心区、梧田老街、瞿溪老街等区块与载体,以文创化、品质化为导向,强化道路、立面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交通设施、信息平台等服务设施设备配置水平,建设一批有韵味、有文化的省级、市级高品质步行街。加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商圈、景区、交通枢纽、酒店等主要消费场所的建设布局,推动智能化技术、智能设备终端在消费场景中的渗透与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导购设备、智慧商店、智慧酒店、智慧餐厅等新消费载体发展。围绕中心区等主要商圈,以行人步道与自行车道建设为核心,通过一路一景、节点改造、路段彩铺、透水步道砖、下凹式绿地等手段方式,推动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建设。
2.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重点,围绕软件应用与硬件提升,全面集成物流园区人、车、货、设备设施,推动潘桥物流园等标志性物流园区发展智慧物流,推动传化公路港等平台做大服务网络,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配载服务平台。以云仓、中央仓、前置仓、立体仓、公共仓、仓配一体等为重点,提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一批现代化仓储中心,引入仓储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设施,形成高效灵活周转能力。以服务进口生鲜产品、消费食材、本地海鲜、农产品等集散为重点,以规模化、公共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低温库、冷藏库等冷库建设,构建形成网络化服务能力。推动服务于城乡高效配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农村配送中心,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货运车辆和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立城乡高效配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城市配送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多元化、普及化建设城市终端配送站点,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共同配送服务平台。
3.新渠道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零售新渠道建设,支持本地制造企业与规模商贸企业发展品牌集合店、品牌体验店、复合体验中心等新型线下服务设施,鼓励工贸主体以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店铺为基础,创新发展社群团购、视频直播等新兴渠道,建立优势平台本地服务商队伍,构建“多位一体”在线渠道服务体系。推进采购与分销新渠道建设,围绕眼镜、鞋服、锁具、日用品等重点门类,支持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建立采购与分销在线服务平台,加强外部优质采购平台、分销平台引入,构建多平台交叉协同的系统化采购与分销服务。推进营销新渠道建设,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型品牌营销中心, 支持微信、抖音、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平台本地化服务主体发展,加强新型营销服务能力与网络建设,构建主动型营销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外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商务楼宇、企事业单位发展外卖存取柜,推动网约配送员规范化发展。
(八)高水平建设健康营商环境
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市场化改革,创新便利化举措,完善法治化体系,打造商务领域健康营商环境。
1.推动市场化改革
将市场化改革作为推动商务发展的重大工作予以推进,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资格,借助上位政策,强化市场化改革先行先试。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作用发挥,减少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扩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以创建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以要素资源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商务领域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活力,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由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深化拓展,构建可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商务领域产权制度建设,优化非公经济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保护。落实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外商投资、民间投资负面清单和备案制。推动服务业开放领域市场化改革,降低金融服务、互联网、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投资准入门槛。坚持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竞争中性原则,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形态的审慎监管模式,推动柔性监管方式应用实施。
2.创新便利化举措
以“三服务2.0”打造与“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依托,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两大领域,积极重构区级办事流程,全面推进跨部门间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提升智慧办事、便利办事水平。积极推动国家、省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落地,推动区内口岸功能服务区建设,探索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便利化政策在瓯海的延伸应用。提升“义新欧”铁路口岸通关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推广进口“提前申报”、通关全流程无纸化、通关与物流并联作业、“货物分状态分类监管”、“账册互转”等便利措施。着力提升进口通关效能,推动建立健全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加强机检集中审图、智能审像等技术应用。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水平,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建设。以减少申请材料、简化注销流程、缩短注销时间、在线一网通办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