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商务企业数字化发展意识,梳理并发布一批典型商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模式,强化标杆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平台建设、软件系统集成、智能服务设施应用为重点,加快商务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数字商务示范企业建设,发展一批标杆性、创新性企业。围绕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场景应用、供应链管理等服务领域,建设瓯海区商务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自有数据服务能力,有效对接外部优势资源,构建平台型数据服务链与服务网络,全面赋能中小微商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一批商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强化专业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五)高水平配置核心商务要素
围绕商务发展要素资源配置,做强商务中介服务,创新商务金融服务,培引商务高端人才,激活数据生产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做强商务中介服务
依托中心区商务大楼、温州数字经济大厦、牛山广场、总部经济园等商务楼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商务楼宇集聚区,提升商务楼宇物业专业服务水平,全面扩大现代商务发展的承载空间建设,打造温州商务楼宇空间资源第一区。围绕物业租赁、设备租赁、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一批商务中介服务专业化主体,支持建设区域性商业物业租赁、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发展不动产及重要商务资产的在线展示与交易。加强资信调查与评级、资产评估与检测、商业咨询等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建立涵盖商务领域主体、资产、项目的分层分类标的价格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有效性。优化商务中介服务资源空间配置体系,支持广告、会展、税务、法律、审计等专业服务提供商在重点商务集聚区的布点落地。
2.创新商务金融服务
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工作,创新发展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银行、政府、第三方平台等多方数据资源,以信用融资为主要方向,以“瓯资通”为主要载体,建设具有长期市场价值的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银行、证券等在瓯海落地发展分行级别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典当行等金融服务业态发展。推动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发展壮大,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精准服务能力。以数字商务、开放经济、平台经济等为重点,推动设立政府现代商务产业基金,推广应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国内外领先的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在瓯海落地。提升商务领域企业资本市场服务对接水平,建立商务领域重点拟上市企业、孵化培育企业名单,加强上市辅导与培训,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拟上市企业、孵化培育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平台。
3.培引商务高端人才
围绕职业经理人、品牌运营官、研发骨干等人才,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猎头企业的深度对接与合作,全面提升人才引进水平。充分利用大学城的属地发展优势,推动温州大学等地方院校加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法律、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等领域高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培养,支持丝路学院模式发展。以数字商务、服务贸易、供应链等领域为重点,制定出台瓯海区紧缺急需商务领域人才专项目录,争取将商务领域急需的各类人才列入区“大罗山•龙脊人才计划”等引进培养人才政策的重点领域。全面做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外部高水平教育培训机构的引入,围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新零售、文化商业、专业会展等领域,认定和扶持一批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商务领军高端人才的表彰示范,加快个税优惠等强效激励方式出台,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人才留存率。联动浙江工商大学等专业力量,建立瓯海商务发展研究院,提升商务系统研究和规划水平。
4.激活数据生产要素
依托智慧商圈、智慧城市等建设,借助自动化采集工具,建立完善商务数据资源采集体系,以合法合规为原则,支持行业协会、社会企业围绕自身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系统性数据采集工作,开发专业性的数据库或数据产品。推动建立瓯海商务大数据平台,强化部门数据实时整合,建立有效对接合作机制,推动商务相关政府部门数据资源与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数据资源的虚拟化整合。加强商务数据开发利用,创新推进商务领域数据资源的产权界定与归属工作,建立商务数据交易市场,以市场化为导向,探索建立数据产品开发与运营规则,有效激发数据市场活力。围绕商务主体融资、精准营销、信用评价、业务监管等领域,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服务商,提升商务数据开发利用能力。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引进一批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完善商务领域重大项目招商制度,提升招商激励水平。推广“龙头+关键配套企业”产业链招引、“平台企业+”网络链招引、“金融引领”资本链招引等新型招商模式。构建内外部招商力量联动机制,深化与投资机构、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的招商合作,构建与国际知名招商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为海外项目招引、大型项目招引等提供支持。加强新型商务项目招引,加大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开放经济等项目招引力度。加强总部经济商务项目招引,推动一批具备国际要素配置能力的企业到瓯海设立区域型总部、功能型总部。
(六)高水平激发商务发展活力
围绕商务发展活力与氛围,建设双循环新体系,提升企业主体活力,做强活动节庆运营,点靓月光经济发展,有效激发商务发展活力。
1.建设双循环新体系
树立更为开放的发展视角与格局,破除区域与行业进入、发展等壁垒,以中性竞争原则推进要素的市场化,构建全面开放与包容的瓯海市场经济环境。以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为重点,主动与长三角一体化、海西经济区重点城市开展合作,共建区域一体化大市场,深度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动外贸企业“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充分发挥电商大卖家、供应链平台、专业市场、连锁企业的信息、渠道与网点优势,构建以品牌与营销网络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的以销带产型循环服务体系。支持鞋服、眼镜等企业开设品牌旗舰店、高端体验和个性化定制店、多品牌集合生活馆等终端网点,支持以“前店后厂”形式开辟产品展销窗口。推动社区商贸发展,加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发展一批集成零售消费、娱乐消费、体育消费、服务消费、公共消费为一体的品质化复合消费中心。推动农村商贸发展,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加强农村新型商贸网点建设,推动优品优价进农村,提升农村放心消费水平。以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为核心,进一步提升瓯海城市化建设,推动瓯海城市居民与新瓯海人数量提升,综合多种手段,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
2.提升企业主体活力
全面提升专业商业运营商的引入力度,围绕文旅消费、体验消费、节日消费、购物消费等领域集聚一批高水平运营商。加强商务主体培育力度,实施商务规模主体发展“五个十”工程,发展十个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培育十家亿元市场,引入十个亿元级投资项目,发展十家省级重点流通/电子商务/供应链企业,建成十个有影响力的商务平台。实施商务小微主体发展“五个百”工程,引进百家品牌商户,建设百家特色小店,改造百家数字门店,布局百家进口商店,注册百个服务贸易市场主体。推进商贸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支持国资控投或相对控股的大型商贸企业发展,引导大中型民营商贸企业通过重组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大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商贸企业引入力度,支持商贸企业模式创新,开展连锁化、网络化、平台化经营,融合多方资源做大做强。提升商贸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加快推动“瓯海眼镜”“瓯海锁具”“瓯海真皮”等集体商标注册,建立健全集体品牌准入标准和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