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 亿元 497.7 965

  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 亿元 42 74

  5万平米以上购物中心 家 2 3

  市级及以上步行街 条 1 2

  现代流通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亿元 251 400

  省重点流通企业 家 1 2

  交易额超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 家 9 15

  10万平米以上仓配中心 个 0 2

  100亩以上物流园区 家 0 1

  数字商务 网络零售额 亿元 263.27 350

  销售额超亿元网络零售企业 家 -- 20

  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 亿元 11 20

  生活性服务业上线率 % -- 90

  对外贸易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元 249.94 342

  进口总额 亿元 -- 100

  国际投资合作 5亿元以上招商项目(累计) 个 -- 2

  中方投资额(累计) 亿美元 -- 3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 亿美元 -- 2

  三、主要任务

  (一)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新区

  围绕国际消费新区建设,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打造买卖全球特色,提升城市多级商圈,做大新兴消费市场,发展全球美食消费,丰富生活服务消费,营造优质消费环境,全面提升区域消费首位度。

  1.优化城市商业布局

  优化推动城市商业的建设布局,紧密结合M1、S3、温瑞大道快速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围绕重点商圈做强、缺失商圈补位的发展原则,逐步完善“一核、二轴、多点”的瓯海商业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城区、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商业发展体系。编制商业网点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商业核心发展区块,推动瓯海中心区、高铁新城、南部新区等重点区块差异化发展,支持瓯海中心区重点发展中央商务区功能场,强化商圈连片发展。大力建设南部新区商业中心,以服务科创人群、白领人群为导向,以万象城、梧田老街等商业载体为内核,提升片区商业能级,强化商业生态建设,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商业中心。以标准化、半公益化、服务化为导向,结合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产业载体与物业资源,发展生活型、办公型、交通枢纽型等多种类型的社区邻里中心,强化购物、娱乐、运动、文化等多种消费业态的融合,以一站式、短距离服务为原则,营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推动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与区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融入,加强重点商业载体规划刚性。

  2.打造买卖全球特色

  以“买遍全球、卖遍全球”为发展目标,围绕“进口中高端品牌产品消费高地、温浙制造优质产品集散中心”两大定位,全面做强瓯海中心区商圈、高铁新城商圈、南部新区商圈能级,推动国内外高端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引入,强化高端商业、现代集散型商业、进口商品购物体验等载体集聚,加强商业连片化、联动化发展,提升客流集聚效应,注重开放型、休闲型商业空间开发,将三大商圈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区域知名度的国际化特色商业消费带。加大国际化品牌商户招引力度,推动国内外知名品牌在瓯海区设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特色店,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国际时尚品牌集合地,全面提升外来消费比重。

  3.提升城市多级商圈

  以南部新区、高铁新城等区块为重点,结合区位条件,强化特色定位,打造瓯越文化鲜明的区域性城市商圈,强化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建设。以梧田老街、中庚漫游天地等为重点,充分融合区域文化,招引高品质的商家,注重品牌首店、旗舰店、特色小店、体验店引入,以瓯越文化街区、国际商务街区、未来商业街区等为主题,建设若干省市级高品位步行街。围绕中心区、高铁新城、南部新区等区域,加强谋划设计,以开放、静谧、休闲、步行为主基调,以“基础设施建设+软性商业配套”的方式,推动重点商业载体间商业连廊建设。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高水平推进“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生活消费圈建设示范与全面推广,创新发展未来商业。大力推动商圈智慧化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商圈主体精细化运营服务能力。

  4.做大新兴消费市场

  大力推动数字消费发展,加强5G终端、数字家庭产品、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终端产品、服务机器人等热点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依托大型商业载体、特色商业街区,着力建设一批数字消费中心、数字产品品牌体验店,做大数字消费规模。丰富数字文创消费资源,推动数字音乐、网络文学、影视、游戏、直播等数字文化内容发展,鼓励数字文化消费。积极发展健康消费,以健康家居、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为重点,加快医疗保健新产品研发创新,创新发展在线健康服务,建设一批专业化、连锁化、体验化的健康服务消费场所。积极发展文旅消费,加强旅游文创资源与商业消费的深度融合,推动文旅商品的系列化开发,优化文旅型商户网点布局,围绕华侨城文旅综合体、温州花城、温州乐园、景山乐园、仙湖度假区等载体,以及温州南站等交通枢纽,建设若干文旅特色街区,发展一批文旅商品销售体验中心。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支持绿色产品进名街入名店,推动绿色包装应用普及水平。加强新兴消费主体的培育力度,依托数字经济大厦、电子商务/创新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础,建立公共服务型的新消费孵化器,强化外部新消费初创企业与创业团队引入,高水平提供资源对接、品牌营销、技术支持、应用推广等服务,着力培育一批新消费企业主体。

  5.发展全球美食消费

  以“吃遍全球”为发展目标,围绕优质进口食材集散中心建设,引进一批高品质全球美食餐饮主体,依托中心区、奥体中心、主塘河南段等区域建设3个以上全球美食体验街区,打响具有区域知名度的国际化特色餐饮高地。推动“瓯菜在瓯海”美食行动,支持传统老字号发展连锁化经营,加大特色现代化餐饮企业培育力度,围绕主塘河沿线、中心区等区块,建设若干高品质的美食街区,发展30家瓯菜艺术餐厅、30家现代品质餐厅,依托金虹东街等区块建设若干特色化小吃街,全面打响“地道瓯菜,尽在瓯海”美食品牌。

  6.丰富生活服务消费

  推动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高品质发展,加强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支持新技术、新模式引入,支持社区团购、门店到家等新兴服务业态创新发展。树立品牌化发展理念,推动酒店住宿业精品化发展,积极引入雅高、希尔顿、凯悦、万豪和温德姆等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品牌、子品牌,以中心区、南部新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品质商务酒店,以泽雅、仙岩、三垟湿地等区域为重点,建设若干度假会议酒店。围绕泽雅、仙岩等区域,推动民宿产业集聚化发展,支持民宿产业星级化发展。推动娱乐休闲、美容美发、中介等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以民俗、进口商品等主题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活性节庆展会。支持二手车等旧货产品交易模式的创新,健全产品保障与交易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形成“固定+移动”式旧货市场发展体系。完善成品油消费服务体系,建设综合型生活服务站点。持续推动农贸市场品质化、社区化、生鲜化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