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东丽管辖范围内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在40平方公里以内。
第二节 产业体系与创新布局
第9条 构建“113”产业发展体系
贯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落实《天津市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支撑天津制造强市建设,加快构建“113”产业发展体系。明确1个主攻方向,即培育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1个优势产业提升,即壮大新材料产业能级;发展3个机遇型产业,即新一代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
第10条 明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按照“113”产业发展体系,依托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汽车技术、生物医药4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3个细分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航空装备、机器人;新材料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先进焊接材料和前沿新兴材料;新一代汽车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设备和生物医药制造。
第11条 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天津市着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战略部署,发挥东丽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依托东丽经开区、华明高新区、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等,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为核心,发挥科研资源集聚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提升载体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经济效益。以新材料为主攻方向,新一代汽车技术和高端装备为重点,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高端院等本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坚持以用立业,打通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通道,增强园区高水平科技供给,加快推动“由智变金”,为东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动能引育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章 塑造开放发展格局,形成各具特色产业分工
坚持制造强区,发挥位于“津城”“滨城”双城发展主轴的区位优势,强化区域协同,优化全区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园区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第一节 构建开放协调的产业空间结构
第12条 布局原则
生态优先。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对重要生态空间内的工业用地分类管理,确保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以产业链群发展为主线,以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向主导产业集聚,打造有特色、有灵魂的产业主题园区。
集约高效。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推进存量工业用地及厂房盘活再利用。
产城融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产业空间由单一产业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
区域协同。对接国内新经济发展高地,聚焦东丽区重点发展领域,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平台。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与滨海新区合作,以产业链为纽带和抓手,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政策协调、服务共享,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第13条 总体空间结构
为支撑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落实东丽区“113”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形成“两带三区”的产业空间结构。
(1)两带
现代高新产业承接发展带:以金钟都市产业园、华明高新区和东丽湖片区为核,围绕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创新研发等,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产业承接。
——金钟都市产业园:重点承接京津冀创新资源,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现代物流等产业,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华明高新区:重点承接京津冀高端研发资源,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前沿新兴材料等产业。
——华明高新区(东丽湖片区):依托地热等生态资源,探索新型产业零碳发展模式,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绿色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带:以东丽经开区(本部)、军粮城工业园、滨海重机工业园为核,围绕高端装备、汽车核心零部件、前沿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加快现有产业升级,突出创新转型。
——东丽经开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产业互动,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实施园区二次提升。
——军粮城工业园:承接京津冀优质项目,与滨海功能区协同发展,增强东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条黏性,集聚优质产业项目,提升园区能级。
——滨海重机工业园: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抓手,加快钢铁产业转型和智慧化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探索绿色园区发展模式。
(2)三区
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发展区:依托毗邻中心城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区域优势,发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创新研发引领作用,协同保税区空港片区,共同打造“都市+航空”的新型国际航空城。
零碳引领创新集聚区:发挥华明高新区产业基础、依托东丽湖生态环境和地热优势,打造智慧康养品牌,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滨海高新区)协同,培育数字经济,引育低碳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打造零碳引领创新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