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化联防联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积极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北京市要求完善PM2.5和O3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健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措施。深入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更新应急减排清单,不断细化台账,完善“一厂一策”应急方案。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和减排措施,有序推进重污染期间企业生产调度,重点针对产污排污工序,全面监管、全时执法。科学实施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措施,开展秋冬季PM2.5防治专项行动、VOCs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春季扬尘等污染源监管执法,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部门联动,共同做好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四、加强“三水”统筹,有效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以河长制为统领,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同步推进,统筹温榆河、幸福河、东沙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城乡水环境治理短板,构建完善以“水环境质量—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监管”为链条的管控体系,优化河湖再生水补水布局,持续推动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消除劣V类水体,努力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
(一)地表地下联动,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根据村级“千吨万人”水源地、马池口应急水源地等新增保护区划定结果,结合辖区内原有水源地保护区名录,更新全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名录台账,完成现场踏勘定标、标志标识牌设置等工作,因地制宜完善水源保护区(水源井)封闭隔离设施,提升水源地档案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辖区区级、镇级、村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水源地专项执法和日常监管,实施饮用水源地排污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动态清理整治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区风险预警能力,确保到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保持稳定达标。
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工作。建成昌平区地表水厂并投入运行,增加南水北调水供水量,努力实现地表和地下水源联调。开展小汤山水厂、马池口水厂、北七家水厂、沙河水厂等镇集中供水厂的21眼水源井更新工程,实现饮用水安全、合理利用。加强响潭水库、碓臼峪塘坝等地表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源、风险源排查与监督管理工作,多措并举改善水库水源水质,不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开展平原区地下水本底值调查工作,按照北京市要求按季度对地下水考核点位开展监督性监测。完善马池口、南口地区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大对地下水超采区的监管,推进马池口应急水源保护与补水等工程,有序回补地下水。实施自备井处置工程,分类处置没有后续用途的机井,有效控制地下水无序开采。开展地下水污染专项调查和污染溯源,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对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开展针对性修复试点工作。
(二)分类精准治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强化入河排污口分类分级管控和联防联控。基于全区入河排污口的排水来源和排水特征,进一步细化和界定入河排污口汇水范围。建立既能满足国家关于入河排污口编码要求又能体现排污口所属镇(街道)、对应考核断面信息的昌平区入河排污口编码规则,对全区入河排污口进行编码。研究制定全区入河排污口分类分级管控整体技术方案。
建立包括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各镇(街道)等涉水行政单位在内的入河排污口联防联控协同机制,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各镇(街道)、区水务局,建立排污口定期巡查制度,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及时整治,动态更新排污口相关信息系统,会同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制定整治方案,避免出现入河排污口整治后的反弹现象。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TBD再生水厂正式投入运行,启动昌平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马池口再生水厂二期工程,推进阳坊南区再生水厂前期手续等工作,构建昌平、沙河等6座骨干再生水厂和百善、南口等5座中小型再生水厂组成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强化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连通联调,优化提升全区集中设施的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
持续开展雨污水管线建设。加快TBD再生水厂配套污水管线、回昌路(高教园南三街至北沙河)污水管线等工程,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老城区污水排水干线改造工程,逐步完善已建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线支线工程,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加快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研究解决南口地区雨污水排除问题;对于部分未实现雨污分流改造的合流排水管,建设雨污水蓄水池,减少雨污水入河。
系统梳理城镇污水排放配套管网布置状况,摸清底数,查明全区污水管线和再生水管线的铺设长度与铺设路径,分析全区污水管线铺设覆盖情况,找出生活源污染排放盲点与脆弱区进行重点整治。
全区城镇污泥实现无害化处理率100%,推进污泥产品资源化利用,增加污泥产品在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中的使用量。
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未来科学城、昌平新城、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等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扩大渗透材料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不断提升建成区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水平,到“十四五”末,4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开展初期雨水调蓄设施规划研究,推进调蓄设施建设;在雨水口加装垃圾拦截网。加强对公共排水管网的巡查和管理养护,持续开展雨水管网“清管行动”。
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步伐,建设完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实施配套管网工程,完成54个村庄污水收集管线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60%以上。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水平,努力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采取生态处理或收集运输处理等方式,解决偏远山区及人口较少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动态建立小微水体台账,完成小微水体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