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屏障更加坚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西宁市问题图斑整治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制定林(草)长制市级督办、巡查等制度,实施湟水规模化林场、环城国家生态公园等重点林业工程,打造了一批公园游园、景观节点和街头绿地,完成国土绿化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5%。率先在全省建成环境信用综合管理平台,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2起。绿色正成为西宁鲜明的城市底色,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点赞西宁生态绿化建设。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实施火烧沟、南川河水生态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完成入河排污口分类溯源监测,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稳定达到100%。河湖长制办公室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空气质量更加优质。启动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完成“煤改气”、低氮锅炉改造265蒸吨,城镇清洁供暖率达85.7%,冬季供暖清洁能源改造走在全国前列。建成189套建筑工地、机动车尾气智慧监测监管系统,各项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连续6年领跑西北省会城市。

  (四)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多点出彩。成功创建全国创新型城市,入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首次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征集关键技术难题解决方案201个,签订意向性技术合作协议43项。首次推行科技奖补资金专用创新券,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促成签约合作项目36项。碳纤维技术、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西宁“以创新赋能绿色发展”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改革富有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市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13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105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企业办事更便捷、市民办事更省心。打造7所“智慧课堂”示范校、2所“智慧教育”试点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入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全面完成28户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任务。湟中区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典型。对外开放大步向前。西宁综保区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封关运行,首批5家企业入区。跨境电商首批“青货出海”,“西宁—同登”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首发。与武汉、南京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入,西宁驻武汉产业招商联络处挂牌成立。兰西两市10家企业实现交易额近50亿元,兰州、西宁、海东三地实现客票一体联程和城市一卡互通。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2.4%,占全省比重71.8%。“青洽会”“城洽会”签约项目25个、签约额319亿元。西宁登上央视《百年百城》专题直播,高原古城魅力吸引全国关注、聚焦世界目光。

  (五)坚持精细管理,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路网体系逐步完善。“幸福西宁·绿色交通”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海湖路跨线桥、群星路下穿等项目建成投用,五一路、八一路等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开建6座人行天桥,新开优化11条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市,湟中区成为全省首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城市更新加速推进。完成七一路、滨河路等雨污分流改造和南川河截污纳管工程。改造老旧小区住房3.6万余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部。推行住宅物业星级服务标准,物业信访投诉持续下降。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2.9个,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市容环境大幅改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率先在西北地区建立“环境卫生清洁指数”。完成“无废城市”试点,固废处置链条、高原“无废模式”走在西部前列,成为示范案例向全国推广。更新900余辆纯电动车,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2%。清理整治5.6万块广告标牌,净化城市空间立面,亮出了城市美丽天际线。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排查治理防汛隐患300余处、农村住房安全隐患21.9万户。加快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集中梳理排查老旧管网、道路超期服役等问题,更新供排水、燃气、电力等管网115公里,整治城市道路隐患600余处、人防工程85处,城市发展“底板”更加坚实。

  (六)坚持强基补短,乡村振兴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由超常规举措转向常态化帮扶,由集中攻坚转向构建长效机制,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率88.9%。落实东西部协作资金1.3亿元,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农产品企业、专业合作社入驻电商平台,实现消费帮扶线上线下营收6.5亿元。“三乡工程”落地见效。出台30条支持措施,形成“四梁八柱”支撑体系。打造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个河湟精品民宿,乡村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3200余名能人下乡返乡创业,7个创业项目在全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获奖。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签订“企业兴乡”项目34项,现代奶牛养殖、食用菌产业园、生态农庄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培育打造20个“三乡工程”示范典型,涌现出一批担当作为、思路清晰、举措创新、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推进31个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实施“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建设24个乡村振兴试点村、4个美丽城镇和88个高原美丽乡村。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改善1.1万户农民居住条件,新改建1.2万余座农村户厕,实现192个村污水收集处理,群众生活便利度、幸福度显著提升。

  (七)坚持发展惠民,民生福祉保障更加殷实。稳岗就业精准发力。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发放就业补助3.3亿元。制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挂牌督办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帮助1300余名农民工拿到了辛苦钱。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升、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等8大类90项教育项目,建成光华中学、陶昕学校等9所中小学校和16所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余个。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组建42个教师发展合作共同体。启动6个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首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成投用。入选国家DRG付费示范点城市。健康西宁行动深入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95%以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累计突破489万剂次,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达86%。文化体育活力倍增。成功举办全国U12冰球赛、第20届环湖赛开幕式、FIRST青年电影展等文体活动。市级“四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和文化新地标。免费低收费开放65个学校场地和社会场馆,建成乡村全民健身广场32个,百姓共享健身房17个。兜底保障巩固提升。实施“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7亿元,打造具有西宁特色的分层分类大救助服务改革模式。建成77个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之家,新增10个托育服务机构,给予“一老一小”更多温暖实在的关爱。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和重点防疫物资调配保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3%。创建绿色餐厅48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93家,老百姓吃得更加安心放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2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