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6日在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陕西省省长 赵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陕西,勉励我们“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赋予我们“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重大战略使命,三秦儿女备受激励和鼓舞,深感温暖与荣光。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陕西的极大信任、极大关怀。我们牢记“国之大者”,扛起政治责任,精心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向全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绚丽的陕西风采,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了力量。
一年来,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目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3786亿元、增长4.3%,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400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300万吨。
主要做了6个方面工作:
(一)紧盯关键环节,稳定经济运行。坚持能源与非能稳产并举抓工业,巴拉素等10处煤矿建成、释放产能3145万吨,延长气田扩产一期项目新增产能18.9亿方,新增电力装机15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4000万千瓦,外送电量797亿千瓦时、增长32%,镇安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调试发电,陕皖电力通道获批,榆能40万吨乙二醇项目建成,4个千亿级现代能化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33.4%、154.5%、7.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5%。强化“四个一批”项目全周期动态管理,投资130亿元的比亚迪扩产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G8.5+基板玻璃项目建成,延榆高铁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渝高铁和西安东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重大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通车,引汉济渭工程实现供水。举办“秦乐购”消费促进活动,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00.3%,限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4.4%、19.6%。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6.5%、150.6%,文旅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7729亿元。
(二)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出台西安“双中心”建设支持政策,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主体完工,阿秒激光项目获批。一体推进省级“两链”融合专项和“揭榜挂帅”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63项,延长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隆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宝石机械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一批国际首台(套)装备成功研制并应用,国内首条千吨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建成投产。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创新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900余个,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0个,科研人员成立转化企业10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37%、33%,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全省发明专利授权2.2万件、增长16.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万件,专利质押融资1204项、54.7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20亿元、增长34.9%,就地转化技术合同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投资分别增长10.1%、46.2%,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2%,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9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成投用,5家企业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数字产品制造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18%。
(三)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市场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广运用“陕企通”“秦务员”“秦政通”一体化服务平台,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15个,“跨省通办”政务事项达到154项。实施“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通报10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经营主体满意度达到94.4%。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9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26.2%、26.9%,实有企业156.5万户、增长12.1%,净增“五上”民营企业1182家,新增上市企业7家。持续推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供应工业“标准地”316宗3.6万亩,“交地即交证”项目676个,要素保障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水务发展集团,省属企业实现利润799.4亿元,居全国第6位。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对中亚出口增长221.9%。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5300列、增长15.3%,出口陕西货值增长26.1%,自贸试验区4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新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368家,陕汽重卡、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01.4%、1154%。高水平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推介,西安闪存芯片、咸阳高端铜箔材料、杨凌麦肯食品、太古里文化商业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落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9.9%,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2.6%。
(四)统筹城乡区域,推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83个县(区)根据产业定位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支持首位产业和产业园区发展,优化调整现代农业产业链,苹果、木耳、茶叶农业产值分别增长3%、24.5%、12.8%,新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西部百强县新增1个、达到8个。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2%,集体经济薄弱村降至10%以内,农村卫生户厕、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1.7%、95.6%。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230万亩,克服“烂场雨”“强秋淋”不利影响,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启动实施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西安—咸阳一体化纵深发展,连通两市城区的地铁1号线和高新大桥等标志性项目开通。陕北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取得积极进展。陕南新能源和旅游康养业蓬勃发展,核准抽水蓄能建设项目4个、总装机540万千瓦,柞水县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