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服务业。大力提升服务业供给能力,千方百计促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以上。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消费潜力,推动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行业恢复发展。加速培育茶油美食街、顺祥郡·金街等西区智慧商圈核心,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发展现代物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博成湘南冷鲜城、祁沣农业冷链物流中心、浯溪农业粮食物流体系等项目建设。加快县级配送中心建设,推进客货邮一体化发展。激活文旅市场。推进浯溪碑林创5A级景区、唐家山油茶文化园创4A级景区、金洞三公垒瀑布群创4A级景区工作,完成唐家山油茶文化园二期工程建设,构建“一龙头四片区多亮点”文旅发展新格局。启动摩崖石刻申遗工程。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方式,培育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筹备好永州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增强金融支撑。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进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在祁设立分支机构。优化“税易贷”“续力贷”等信贷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做实“金融超市”,力争存款、贷款余额均增长16%以上。
建设好园区。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启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深化园区强基工程。完成园区道路提质改造、双创大厦和科创产业园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中小企业创业园提质改造等项目,完善园区生产生活设施。力争园区建设投入15亿元以上,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7个、新竣工13个。申报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做实做强专业园区。加快现代纺织产业园、科力尔智能制造产业园、新金浩智慧科技产业园、鞋材产业园、户外装备产业园、梅溪-羊角塘建材产业带、黎家坪建材产业新城建设,加快高新区扩区进程,形成“一区四园”格局。提升园区发展质效。坚持“亩产论英雄”,盘活存量土地,力争祁阳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缴税收、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均增长15%以上。促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形态业态质态“三态协同”,启动国家级绿色园区申报。
重点抓好“十大产业项目”:①表面处理产业园。②壕鑫纺织新建年产2.5亿米高档弹性面料生产线项目。③大晶新材料“锂离子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制”项目。④驰通新能源汽车轮毂智能制造生产项目。⑤全仕祥(净菜)项目。⑥光储农一体化基地光伏一期、二期项目。⑦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区项目。⑧中林集团高标准油茶基地(一期)项目。⑨现代铁路物流园项目。⑩文旅体产城融合项目(浯溪公园扩园、浯溪水上乐园)。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要发挥“挑大梁”作用,在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赛出新风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增加祁阳分量!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区域协调的现代化
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一体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轴、一带三圈”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一县一策”,立足专业功能县级城市定位,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绿色城市,力争城镇化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编制好18个建制镇及2个国有林场国土空间规划、112个村庄规划,推进各类控制性详规编制,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以城市更新为载体,加快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加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完善湘江两岸片区道路体系,启动高铁新城片区路网工程。推进产城融合,加速城南片区、原种场片区开发,推动园区从产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促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力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加强下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构建“大城管”格局,落实“街长制”,抓好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和完整社区试点工作,探索垃圾分类试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小城镇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打造白水、黎家坪市域副中心城镇,潘市、肖家、下马渡特色文旅乡镇,观音滩、文明铺、大村甸特色农业乡镇,黄泥塘、大忠桥、羊角塘、龚家坪边贸口子镇。完善“六网”基础设施,加速城乡客运、城乡供水、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完成八宝、梅溪、三口塘、文富市等17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及扫尾工程,提质改造黎家坪污水处理厂。完善乡镇农贸市场、客运站场、垃圾中转站和“五小一中心”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重点抓好“十大城市项目”:①长虹村至七里桥(白竹塘)环城公路项目。②湘江二桥坝桥分离项目。③城市涝区避险综合治理工程。④湘江两岸片区开发道路工程。⑤温德姆五星级酒店项目。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⑦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⑧城北、东江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祁阳科技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⑨莲子塘坝塘城市溢流口整治工程。⑩王府坪、滨江新城、芦家甸、祁阳一中周边等棚改项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坚守底线任务。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抓好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后扶、移民避险解困等工作,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坚决防止出现整村返贫现象。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完善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大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加强农村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教育,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农村活力。聚焦“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和“村社分账”工作。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200万元以下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推行“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和农村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