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2日)

  三是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力争完成投资3250亿元。坚持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着力打造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雄商、济滨、津潍、潍宿等7个高铁项目,建成潍烟高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加快谋划高铁网、货运铁路网优化提升,争取德商等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力争开工莱临高铁,推进聊邯长高铁前期工作。开工临沂至徐州等高速公路项目,抓好泰安至东平等34个在建项目,建成临(淄)临(沂)高速等项目,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00公里。推动烟台机场二期开通运营,加快济南机场二期、枣庄机场等建设,推进新建聊城机场、迁建威海机场、升级滨州通用机场等前期工作。加快新万福河、微山船闸等项目建设,完成京杭运河主航道枣庄段整治工程,推动小清河与莱州湾港口河海联运。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力争完成投资700亿元。推进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老湖区洪水南排、柳长河航道提升等工程,加快青岛官路、临沂双堠等水库建设,力争开工威海长会口水库,推进潍坊冶源等6座大中型水库增容、12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施沂河、徒骇河等11条骨干河道防洪提升,完成中小河流治理500公里以上。

  (三)抓实抓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部署,以数字变革新赛道引领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培强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力争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推动济南、青岛等市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设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0家左右,推出一批鲁版软件“名品”。大力发展先进计算、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新型电子材料等产业,培育10家左右数字产业集聚区。

  二是加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胜软云帆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新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产业大脑”,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新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10家左右。建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优化政策供给,汇聚优质服务商500家以上,服务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三是加力夯实数字经济底座。部署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统筹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累计建成5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25个以上,智能算力比例达到30%,建成“山东算网”。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打造典型应用项目500个以上,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加快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

  (四)抓实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提效率、强信心、优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一是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制定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配套政策,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管理、管控风险、做强主业、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恒丰银行发展不断向好,深化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抓好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推进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创新发展。

  二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上出实招、求实效。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涉企政策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机制,做好涉企政策废改立工作,优化融资环境,创新金融伙伴机制,加大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儒商精神,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培训力度,让广大企业家放眼世界、扎根山东、安心创业。

  三是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面对面会商”“省长直通车”等渠道,发挥好“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作用,真正做到“接诉即办”,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动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更大力度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切实治理拖欠账款、“新官不理旧账”以及招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健全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深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落实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五)抓实抓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大力拓展新市场,叫响“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品牌,组织境外展会260场左右,访总部拓市场,深耕欧美日韩,更大力度发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新兴市场。大力培育新业态,通过金融赋能、前展后仓、市场双向共建等方式,做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保税混配混兑业务规模。提升中间品出口优势,扩大“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二手车出口。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文化贸易“千帆出海”。大力塑造新优势,精准解决外贸企业融资、信保、担保、参展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打造进出口供应链头部企业,构建产运贸全链条一体化模式,扩大油气、粮食、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

  二是聚力加强双招双引。持续开展“投资山东”招商系列活动,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新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抢抓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遇,加大金融业等领域引资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创新“飞地”“飞企”模式,推动人才、团队、项目、资金一体落地。发挥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周、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等平台作用。办好港澳山东周、鲁台经贸洽谈会,推动华商企业科创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支持“以商招商”“以才引才”,让山东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施展才华的宝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