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实施交通网、现代水网等“七网”年度项目920个。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强力推进,“轨道上的山东”加快建设,济郑、莱荣高铁通车,雄商、津潍、济滨等项目施工全线展开,济枣高铁、潍宿高铁和青岛连接线开工,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81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济南至潍坊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突破8400公里。现代水网大动脉初步构建,“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总体格局加快推进,太平水库开工建设,老岚水库主体完工,省级骨干水网供水能力达到122亿立方米。小清河全线具备通航条件,京杭运河济宁以南段基本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内河货运量增长18.8%。新型基础设施网加快建设,建成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
(七)营商环境展现新气象。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连续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省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健全省领导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制度,开展规上企业大走访,“2115”企业诉求快速办理机制更加完善。开展护航营商环境行动,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数字政府加快建设,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超过8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73项压减到46项。经营主体活力增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首度发布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成功举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5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推进国企改革,省属企业营收、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实现较好增长。财金协同联动逐步深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7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2%。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外贸韧性不断增强,进出口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发挥了外贸大省挑大梁作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开行2566列、增长24.7%,“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7.3%。新增国际友城22对。发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平台作用,累计签约重大外资项目272个,阿斯利康、益海嘉里等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增资。实际使用外资居全国第五位,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47%。
(八)民生改善交出新答卷。始终把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民生实事扎实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61.9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245所,有效保障180万适龄儿童小学秋季入学。新改扩建幼儿园376所。新增婴幼儿托位4.7万个。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措施。首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通过验收,新获批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三级传染病医院或院区实现16市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5%以上,基本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增护理型床位3.3万张、家庭养老床位2.4万张。老年食堂达到1.2万家。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5%、6.7%。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4万多套,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惠及140万户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体验廊道、特色文化片区加快建设,文保、非遗、考古取得新进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持续放大,首批《齐鲁文库》成果发布。城市书房数量翻一番,博物馆、美术馆观展人数再创新高,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经验全国推广。杭州亚运会我省体育健儿再创佳绩。举办各类体育赛事5万多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基层“三保”、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稳妥有效。构建房地产项目省市县三级包保责任制,强化预售资金监管,“保交楼”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风险化解多方推进。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文史参事、档案史志、地震气象、外事侨务、台港澳、广播电视等工作成效明显,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工作,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数字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876件、政协委员提案726件,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发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730件,召开新闻发布会193场,政府透明度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接续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鲁中央有关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清醒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总体更趋复杂,扩大优质供给、有效需求还需精准发力;科技创新引领还不够强,绿色低碳转型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还有差距,困难群众帮扶还需持续用力;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确保各方面安全还需进一步努力;政府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作风建设还需持续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着力塑造“十个新优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