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2日)

  综合分析,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动山东经济量质并举、行稳致远,扎扎实实把山东的事情办好。

  各位代表!齐鲁青未了,奋进正当时。山东战略机遇叠加,发展基础坚实,比较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亿万齐鲁儿女斗志昂扬,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实干进取,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奔向山东发展更高质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明天!

  三、2024年重点工作

  围绕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重点抓实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一是加快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科技领军企业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加快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推广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600项以上。开展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扎实推进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体系支撑作用,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新创建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布局2家省实验室,重组200家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天瑞重工、潍柴动力、济南量子研究院创建国家级计量、质量、标准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战略人才引领作用,优化“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提升重大创新平台人才效能。优化泰山人才工程,健全青年科学家长期滚动支持机制。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落实部省共建“技能山东”,让更多人才在齐鲁大地尽展其才、创新创业。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深化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攻坚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冶金、化工、轻工、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一业一策”改造提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推进山钢宝武日照精品钢基地二期,开工永锋钢焦项目。建设齐鲁石化鲁油鲁炼等重大项目,推动裕龙岛炼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提升滕州机床、聊城轴承、博兴商用厨具等特色产业水平。加快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安全应急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新培育10个左右省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枣庄锂电新能源、滨州铝新材料、济宁智能装备、威海医疗器械、菏泽中医药等产业集群能级。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领域,实施20项左右前沿技术攻关,推动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壮大。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创投风投服务平台,撬动未来产业拔节起势。

  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建立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库,支持180家服务业创新中心发展,打造20个左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扎实开展两业融合试点,支持大数据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等行业加快发展。提升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能力,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使山东物畅其流、货通全球。

  (二)抓实抓好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是着力拉动消费升级。实施“山东消费促进年”,打造“好品山东 商行天下”品牌。积极促进大宗消费,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促销,加快公共区域、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充电桩达到70万台以上,其中农村超过14万台。举办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创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扩面。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推出一批特色医疗、健康养老、体育赛事、文娱旅游等服务和产品,培育智能穿戴设备、国货“潮牌”“潮品”等消费热点,推动智慧商圈、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数字街区、消费体验中心、创意时尚中心。积极促进住房消费,发挥好济南、青岛等骨干城市作用,增加优质地块供给和教育、医疗、交通等设施配套,新推出一批改善型高品质住宅项目。适应需求变化,扩大康养、休闲、度假等功能型住房消费。用好“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带押过户”等政策,优化完善稳市场的具体措施,推进“青年优居计划”,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二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防灾减灾、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方面,谋划实施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健全策划、签约、建设、投产、运营全过程服务体系,落实好领导帮包、专班推进机制,促进项目早落地、快见效。突出要素保障,建立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煤耗等要素需求“四张清单”,探索批次建设用地省级审批权下放,提高专项债使用集中度,落实省级能耗指标收储交易机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突出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民间投资项目,建立省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通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鼓励民间投资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各方面资本想投、敢投、能投,促进社会化投资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