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坚持向存量要增量、以强度换空间,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改”,推动工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切实提高土地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探索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以及新型产业用地(M0)等多元化供应体系,规范工业用地二级市场管理。深入推进土地“双整治”,完成增减挂钩500亩、占补平衡3000亩。高效盘活各类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及科创载体,借势推动业态导入和功能置换,打造一批发展质态好、产出效率高的特色园区和主题楼宇,新增纳税超5000万元楼宇2栋。完善新型投融资机制,整合运用REITs、EOD、TOD、ABS、权益融资等多元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全方位参与片区开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和社会事业。加强头部基金招引合作,壮大创投基金规模。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制造业贷款增长12.5%。
五、坚持规划、建设、治理齐发力,完善城市功能品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外塑城形、内铸城魂,持续增强城市的人才集聚力、人口承载力和人气吸引力,建设近悦远来的魅力城市。
推动城市功能更完备。统筹陆海、城乡、区域国土空间,用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配套、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设施提档升级。坚持“留改拆”并举、形象品质并重,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强功能等形式,稳步推进解放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个,更新老旧燃气管道15公里。优化城乡菜市场布局改造,打造一批惠民便民特色早餐店,丰富夜市经济。加快推进府南220KV供电线路管廊工程,打通汇通路、东海路等“断头路”,实施北京路西延下穿通常高速隧道项目,长江路北延、江海路提升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坚持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裸土复绿,新改建口袋公园2个,新增绿地30公顷,将生态肌理植入城市基因。有序推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个,加速打造城区一公里“充电圈”。
推动城市品质更高端。紧盯市容管理薄弱环节,坚持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持续提高垃圾分类、环卫精细化作业水平,打造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新增“三定一督”小区28个。有序开展城市体检,及时处置路面破损、积淹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违法建设、停车秩序、户外广告等领域专项整治。推广城市管理“红黑榜”制度,强化建筑垃圾全链条监管。组织“行走海门”行动,用脚步丈量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开展“完整社区”试点,推动综合执法力量进小区,积极探索“物业服务社”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满意度。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激活数据要素,拓展场景应用,推动城市治理效能加“数”前行。
推动城市底蕴更深厚。坚持以文化魅力涵养城市气质,利用江海文化、张謇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打造海门文化标识,让城市拥有可聆听的故事、可感知的温度、可安放的生活。提升城市营销水平,善用名人、名嘴、名笔,广泛拓宽“海门流量”传播通道。提档升级江海博物馆、季方史料陈列馆,发挥图书馆、大剧院、科技馆等现有场馆效应,推动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明实践站向家门口延伸、向农村覆盖、向重点群体倾斜,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潮”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滋养中乐享美好生活。大力引育文化领军企业和文艺专业人才,推出更多具有新时代气质和风骨的精品力作,创设“中国歌诗传承中心”“中国卞之琳诗歌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扩大海门山歌、通东号子等特色文化影响力。做好科普、档案、史志等工作。
六、坚持农业、农村、农民全兼顾,建设现代和美乡村。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畅通城乡要素循环,努力展现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治理井井有条的农村发展新风貌。
发展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始终抓牢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7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2万亩以上。建立白山羊保种繁殖“科研+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扩大农科所种苗繁育规模,提升区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质效,推动良田、良种、良技协同发力。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大农业项目引育力度,深耕畜禽水产养殖、稻米果蔬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新增重大农业项目30个以上,争创省农业龙头企业1家。高标准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做强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市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发展现代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北部新城都市农业公园。增强海门山羊、万年芋艿、淘米记等地标产品和集体商标市场影响力,打造“鲜活海门”区域公用品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顺应村庄演变趋势,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任务,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20公里,改造农桥15座,完成生态河道建设55公里,让公共投入更精准、更可感。深化乡村“连片开发、组团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一批“多村联建”样板,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农村“三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改造户厕1.7万座,完成生活污水治理6000户。试点推广“环境治理积分制”,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统筹推进示范村、先进村建设,融入现代元素,留住美丽乡愁,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绿美村庄各2个,全方位彰显田园风情美、水岸风物美、空间风韵美。
拓宽助农惠农增收渠道。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合作联盟,完善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专业合作示范社4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实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一区镇一试点”改革,规范农村建房审批,扎实开展农村不动产登记三级确认。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充分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开发多元产业,全方位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村均经营性收入超过150万元、稳定性收入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村镇、家庭创建,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