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8日)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应变局开新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危中寻机,充分认识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切实抓住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增强、新一轮政策发力周期打开的有利契机,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步履稳健走好“上坡路”,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要扛牢使命担当,切实把定位变地位。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清江浦的发展定位,也是清江浦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锚定目标、鼓足干劲,在对标对表中找差距、明方向、增动力,主动向高处攀、与快者比、跟强者学,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过硬业绩,切实把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变成现实地位。我们要奋楫破浪前行,努力化优势为胜势。作为淮安的中心城区,清江浦显著的区位优势、充沛的人才资源、齐全的产业配套,为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之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加快“重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不断放大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好自己的事、走好未来的路,努力在区域竞争中增创优势、赢得未来。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攀高比强、跨越赶超不动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努力为全市“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更多清江浦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大气与水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任务,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政府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牢首要任务,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上展现更大作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努力保持经济运行稳步上扬的良好态势。

  跑出项目攻坚加速度。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围绕项目总量、体量和质量“三个提升”,积极抢抓大湾区、长三角等地产业转移机遇,充分用好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等多元化手段,着力招引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力争在“顶天立地”龙头型大项目和“铺天盖地”科技型好项目上实现双突破、双丰收,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其中50亿元项目3个以上,百亿元重特大项目力争取得突破。加强重大项目要素统筹保障,完善“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快建设、快转化、快达效,确保傲得电子、中盈激光打印机等44个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兴伏太阳能电池一期、淮钢特钢产业园三期等项目早日竣工,捷舟智能机械、星禾智能终端等项目投产达效,全年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不少于75个、50个。

  提升区域消费活跃度。提质扩容淮海、水渡口两大“核心商圈”,引导中央新亚、华信Mall、融创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积极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推动万象城购物中心、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大润发M会员店年内竣工运营,全力打造长三角北部区域性消费中心。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云”经济等新模式,促进文商旅等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推动1415、御码头美食街等特色街区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开展“乐购清江浦”系列促消费活动,高质量办好2024新春年货节,稳定新能源汽车、家装家电等大宗消费,提振住宿餐饮、文旅娱乐等重点消费。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商业体系建设,创成省级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区。大力推进“房票安置政策2.0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扩大中心城区开放度。抓住黄码港试运营契机,加快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存“双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路网、水电、综合能源等基础设施,积极招引食品头部企业和港口物流企业入驻,推动满小饱等项目早日落地,港城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货物吞吐量超200万吨,贸易额过百亿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新奥低碳能源等外资项目建设,引导旺旺食品等企业利润再投资,支持智善机械等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鼓励辖区企业开展贸易促进、对外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55亿元。用好食博馆这一全市独有平台,积极承接各类大型展会活动,以食为媒、以展会友,不断扩大清江浦对外开放的“朋友圈”。

  (二)聚焦提质增效,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持续深耕实体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先进制造业。树牢产业链思维,聚力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积极融入全市“1小时工业配套服务圈”,加快补齐产业链配套短板和紧缺环节,推动擎朗机器人等项目加快落地,鑫源烟草薄片香精香料等项目投产达效,全年规上工业投资增长18%,规上工业开票销售超过240亿元。聚力抓大扶小培强,鼓励天鹏锂能扩大产能、正大清江制药达产满产,引导天颐新能源、品向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展德光电、平安医疗等一批行业“单项冠军”,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以上。清江浦经济开发区要建强主阵地,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持续开展低效用地清理,加快空间布局优化整合,年内形成2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地块,国兴科技、浦奥高科等特色产业园区完成提档升级,切实提升项目承载力;要当好主力军,全力招引一批全球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新三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聚,力争工业总产值和纳税占全区比重均突破80%,确保“黄金地块产黄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