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着力打基础、提内涵,城乡融合更为深入。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全年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24个,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3316套,改造提升金佳园等老旧小区20个、惠及居民6968户。扎实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完成淮金线等2个易积易涝点改造。实施龙爪路等13个区域路网畅通工程,整治军营路等3条“不平整”道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打造西大街等10条品质街区,创成4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水沐清华、荷花池小区入选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成省级“红色物业”示范点6个、全市第一。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乡村振兴书写新画卷。着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亩,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力实施农村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镇2个、和美乡村4个,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有序推进,二河枢纽工程启动实施,“一廊两道”加快建设。大力扶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整改销号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22项。扎实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全年实施79个大气环境治理项目,超额完成“国三”车辆淘汰任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市政、雨污水管网提质增效改造417公里,疏浚整治河道19条,建成生态河道9条,1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保持100%,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受到水利部高度评价。建成林荫路3公里,提升主次干道、高速公路两侧绿化44.7万平方米。旺旺食品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四是倾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更为可感。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7800余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000余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全年发放救助金7280万元,成功入选省级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试点单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养老金实现“十二连增”。在全市率先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化建设,完成423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淮海西村等4家医养融合服务中心、东风花园等4个老年“幸福食堂”,水渡口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入选省级示范点。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全面启动“县中振兴”计划,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三名”工程,一附小东校区、人民幼儿园南部新城分园交付使用,师院附小获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中考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清河中学、清浦中学高考一本达线率再创新高。优化公共卫生医疗资源配置,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硬件”升级,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实现全覆盖,妇幼健康项目绩效考核全省第一,长西街道入选全市唯一的省级“暖心家园示范点”。运河音乐书房等3个公共文化空间获评全省“最美”。阳光湖体育公园获评省级体育公园。社会治理更富成效。“精网微格4.0”工程深入实施,“1+5”诉源治理模式、“网格睦邻驿站”等特色品牌更加响亮。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一支力量管安全”实现镇街全覆盖,前进路、开元路、万达金街创成“燃气安全示范街区”。严格落实“一线三包”责任,妥善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难案,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区。全区刑事案件数量稳步下降,反诈行动为群众止损超2.5亿元。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更加自觉地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落实到行动中。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制度,创新开设“干部微讲堂”,各单位“一把手”轮番登台、轮流授课,形成以学促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事不避难”抓落实、“四不两直”抓督查,政府系统作风持续好转、行政效能大幅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7件、政协委员提案264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00%。主动回应、及时办结12345热线、政风热线、区长信箱等各类公众诉求。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食博馆利用率显著提升,黄码镇永福园投入使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着力惩治重点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此外,民宗、侨台、档案、区志、人武、人防、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工会、工商联、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耕耘就有收获。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不期而至的风险挑战,干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解决了许多制约发展的急事难事,兑现了许多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每一项成绩都来之不易,每一点经验都弥足珍贵,每一份努力都值得点赞。我们深切感受到,清江浦各项事业能够在多重压力下取得较好结果,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领航掌舵、统揽全局,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清江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充分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重大项目支撑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区位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胜势;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仍需持续优化,少数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管用举措,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