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潜山“三年大跨越、五年上台阶”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的竞争赶超压力,我们面临的困难、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新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带来更多政策红利,稳增长导向更加明确,国内经济加快复苏,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各类利好因素叠加。新的一年,我们的产业基础更加巩固,一批大项目产能加速释放,全市上下抓发展的氛围全面形成。新的一年,疫情的“雾霾”必将散去,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乘势而上、再上台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开放活市”战略,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聚焦产业抓项目、服务产业强配套、发展产业惠民生,做稳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全力拼经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潜山建设新篇章。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提振信心,培育高质量发展竞争力。开展工业发展“向上”行动,以“上规、上云、上亿、上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力争工业产值实现翻番。
支持企业扩量提质。完善工业经济奖补政策,打好企业培育“组合拳”。支持中小微、“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力争新增规上企业35家以上。在刷业、装备制造等行业推广“机器换人”,推动企业上“云”用“数”,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产值百亿企业,培育百家亿元企业。建立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龙头企业上市进程。
推动产业延链建群。坚持“一切围绕产业转”,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正威潜阳新材料、慧儒铜箔、桐润锂电等企业释放产能、抢占市场,确保鑫辉源储能科技、鹏威新材料、淦润新能源、磁谷新材料、美林电子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石墨、隔膜等锂电池配套项目落地,着力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推进锐业制药全面投产,加快同仁堂外用药等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华业香料、卫康制药等企业再投资,扩大医药制造产业规模。加快福康电缆、恒捷智能等项目投产达效,推进新天柱纺织、宏昌机电等企业技改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产业现代化水平。实施刷业产业链提质工程,支持省刷业商会换届,新引进亿元以上刷业项目10个,力争在刷业机械制造、清洁装备等大项目招引上突破,做强“中国刷业之都”。
做强园区承载平台。聚焦经开区“主战场”,围绕105国道工业走廊,推进梅城、黄铺、余井、王河、槎水等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打造“一主多点”产业空间格局。做强经开区主平台,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确保在龙头企业招引、产业链条配套、产业集群打造上实现突破,力争经营销售收入达200亿元,力争早日进入全省前30位。推进经开区与沪苏浙等先进园区合作共建,建成双创园。加快河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建成乡镇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继续谋划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建设源潭智能清洁装备产业园,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完成源庆路风貌整治、鲁坦河生态修复,打造高品质“两化融合副中心”。
(二)坚持项目为王,锲而不舍,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树立“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抓工作必须抓项目”意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持之以恒招大引强。坚持双招双引“一把手”工程,配齐配强产业链招商组、招商专班人员力量,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链式招商”,培育链主企业、引进卡链企业、带动配链企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深化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推进基金招商。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加强异地商会建设,适时举办“潜商大会”,激发“潜商兴潜”投资热潮。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举办系列招商活动,进一步浓郁招商氛围。健全“领导+专班+代办员”服务机制,确保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70%以上、开工项目当年投产率40%以上,三年内入规。
闭环推进项目建设。聚焦扩大消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抢抓政策“窗口期”,谋划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项目。健全项目会商调度机制,加强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推进抽水蓄能、光伏发电项目及配套产业建设。建成无岳高速潜山段,推进六庆铁路、天天高速、太天舒高速、霍安高速、济广高速水吼出入口、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畅通交通“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