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及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十大攻坚行动”,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3.9亿元,同比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5.6%;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03元、43345元,分别增长6.1%、4.4%。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利润总额增幅列全市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实际利用市外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新项目个数列全市第三。数字经济取得突破,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增幅列全市第四。成立全市首家县级数字经济商会。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①均达7家,上云企业达550家。城门山铜矿和礼涞生物科技分别荣获全省第五届“绽放杯”应用征集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改革创新卓有成效。县域创新能力总分位列全省第十、全市第一。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设立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和市场主体培育服务中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超1.3万户。率先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顺利完成赤湖湿地与候鸟管护中心体制改革。政府投资平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区慈善总会、农垦集团挂牌成立。落实减税降费、纾困解难等政策措施,惠企资金超5亿元。举办“柴商恳谈”活动17期,解决企业合理诉求176个。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4000余万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取得进展,力源电器完成上市股改。福美泰生物获得省级202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东盛机械连续两年荣获“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称号。新增潜在瞪羚企业②2家,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③中小企业13家、专业化“小巨人”企业④3家,入选数量分别列全市第三、全市第一。入选省级“双千计划”人才工程1人,市级“双百双千”人才工程9人、团队1个,数量列全市第二。
民生保障更加扎实。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战疫情、抗旱情、惠民生。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及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从快从速打赢包括11月5日在内的20余起输入性疫情阻击战,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了全市表扬。积极有效应对极端干旱天气影响,投入抗旱救灾资金2300万元,降低农业减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不受影响。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23.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3%。年初区人大代表票决制10个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7个,3个跨年度项目正加快推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完成民生实事966件,新增衣服晾位59处、停车车位3500个、上学学位1600个、托幼园位840个、养老点位13个、医疗床位370个、如厕厕位300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争先创优成果丰硕。坚持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各条战线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获得国家级荣誉8个、省级市级荣誉30余个,举办市级以上现场推进会和活动35次,中央媒体报道600余次。新塘派出所以全省第一名成绩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仙客来灵芝园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农村厕所革命“三个四”模式获全国推广。贤母园管理处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港口街镇入选全国中部地区百强中心镇。沙城工业园企业商会获全国“四好”商会⑤称号。富美家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示范企业。新合镇址坊村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获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县(市、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主攻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有力有效。瞄准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大突破,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合同资金260.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个,“5020”项目2个。省国控与市政府合作成立的百亿基金项目落户我区。项目推进成效明显。深入开展项目大会战,列入调度的162个重大项目,2022年计划投资272.75亿元,预计完成投资331亿元,竣工投产项目达70个。力源电器(二期)、凡达建材(二期)、阿拉町智能穿戴、康维铝业等项目建成投产,北斗智联、蔚蓝滤光片、盛腾鸿装配式建筑等项目加快推进,永园阀门、森陶锂电窑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园区平台日臻完善。沙城工业园区调区扩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创建等工作有序推进。自然资源智慧监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沙城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启动建设,赤湖工业园25万方标准厂房、港湖大道“白改黑”、公用码头外接道路等工程完工。依法依规实施“腾笼换鸟”、清理“僵尸企业”,有效盘活闲置土地790亩。
(二)着力振兴乡村,“三农”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产业稳中提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10万亩油菜、4万亩棉花种植任务基本完成。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94家、家庭农场达229家。毛桥、金盘、黄洞、白合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启动建设。成功创建“柴优桑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净增有机认证产品14个、绿色认证产品8个。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5万元,其中超百万元村13个,实现300万元村零的突破。农业基础持续巩固。2021年3.3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建设,2022年3万亩的建设任务正在全力推进。马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完成新合、新塘、涌泉、新洲等片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6.8公里,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3.5公里、错车道150个。“万村码上通”5G+村庄长效管护平台建成使用,实现村庄智慧化管护。乡村面貌更加优美。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保洁市场化。新建新农村点102个,打造精品亮点和乡村文化建设示范村庄10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38座,完成常规厕所改造1460户、样板厕所改造337户。“三区三线”⑥划定工作顺利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效明显,6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完成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