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奋力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展现新作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始终生机盎然。
加快实现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两高”行业能效,引导企业通过工艺革新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落实“双碳”战略,升级改造传统能源,规划建设国能蓬莱二期减碳示范工程,加快中兴电力主厂房和脱硫系统施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支持华能、中广核参与半岛北海上风场开发,推动龙源等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万华聚氨酯路面材料试验示范,推动渤海海峡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工建设。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40%。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强化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治理和微环境管控,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压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责任,治理河道 42 条、173.9 公里,完成小门家等 3 处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确保重点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安全利用。坚持陆海污染一体化治理,常态化开展净滩行动,巩固非法海水养殖整治成果,打造水清岸绿的海洋生态环境。
(四)奋力在厚植文化旅游优势上展现新作为。坚持文旅资源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宣传、一体化营销,打造国内外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叫响“仙境之源、海防之城”品牌。
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有效激活全域优势资源,构建“南山北海呼应、城乡协调推进”的全域旅游格局。北部核心区。结合古城复兴片区开发,以蓬莱阁为轴点,实施水城、老北山区域一体化规划,聚力建设仙境蓬莱大景区,改造提升老北山黄渤海分界线公园、八仙礁、和平颂广场等重要节点,进一步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畅通景区与城区之间“大循环”和景区内的“微循环”,构建“上山、下海、登阁、入市”的大旅游格局。抢抓省市规划建设“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契机,支持三仙山等传统文化景区产品升级,优化提升滨海一带景观,打造仙阁凌空、渔梁歌钓等滨海网红打卡地。中部崛起区。丘山谷,以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编制旅游总体规划,配套完善软硬件设施,实施葡萄酒休闲体验区二期工程,办好第二届丘山论酒大会,打造葡萄酒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和葡萄酒专业人士的交流之地。东方海岸果谷,围绕百年果树、千年古迹、乡村采摘园、飘香葡酒、康养胜地等五大资源,配置产业要素、优化空间布局,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南部生态区。依托艾山、温石汤生态资源,加快推进桃李大道、自驾营地、精品民宿等生态旅游项目,推出养老度假、踏青登山等主题特色活动,打造青烟威市民周末休闲游最佳目的地。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机遇,以“旅游+”为引领,推动文旅产业加速回暖复苏,力争全年接待游客 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90 亿元。让旅游活动“热”起来。策划举办春季民宿体验季、夏季星空露营季、秋季葡萄酒休闲旅游季、冬季康养生活季和新青年文化节、沙滩音乐节、八仙美食节、农民丰收节、体育旅游节等“四季”“五节”品牌活动,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乡村人气“聚”起来。深化农旅融合,以景区化理念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培育一批“长宿型”旅居民宿和“乡愁型”乡村旅游目的地。让体育赛事“动”起来。持续办好国际葡萄酒马拉松、丘山谷自行车赛、艾山登山越野等本土赛事,承办 20 场国省级赛事,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让夜间消费“火”起来。做好水城夜游策划,引进夜游和文化体验类项目,提档升级戚继光故里街区、宝龙夜市,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打造集文化品牌、节会品牌、城市品牌、服务品牌于一体的品牌体系,提升蓬莱旅游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八仙、妈祖、戚继光、苏轼、登州、蓬莱阁、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符号内涵,筑牢文化底座、讲好蓬莱故事,高质量办好八仙过海旅游节、戚继光同城联谊会,打造城市特色 IP。强化与知名媒体和新媒体合作,组建专业宣传营销队伍,拍摄制作蓬莱城市宣传片、旅游宣传片和蓬莱阁、葡萄酒等专题宣传片,多维度展示蓬莱城市形象。创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打造蓬莱阁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样板,培育1 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推动蓬长文旅融合发展,统筹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合作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联合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抱团打造区域文旅品牌。
(五)奋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体推进“五大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培优特色农业产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 1 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3.4 万亩以上。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开展新一轮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做优葡萄与葡萄酒、白羽鸡、海参、水产种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直播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推进苹果商品化处理中心、海岸苹果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提高海岸苹果、海岸葡萄酒、蓬莱海参等特色品牌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以上。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基建开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网八大行动,改造农村公路 127 公里、农村危房 64 户、清洁取暖 1.1万户,新建农厕 395 户,完成 50 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基本建成。规范提升小城镇建设品质,对北沟镇等7个镇街驻地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聚力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持续开展“三膜一袋”等专项整治,营造干净秀美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省市县美丽乡村三级联创,加快“两谷一带”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建设,打造艾山-黄水河诗画山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