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在加快“一体两翼”建设上展现新作为。立足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围绕“一体两翼”全面掀起“大干快上”新热潮,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高质量推进新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蓬莱之心片区,实施小皂河、平山河、泥河生态景观工程,启动建设新人民医院、体育场、图书馆、市民活动中心等项目,打通裕民路、海市西路、登州东路 3 条断头路。古城复兴片区,加快画河上游湿地公园、晒甲河公园等工程施工,实施画河文化旅游综合改造,谋划登州博物馆新馆、环古城城墙绿道、镇海门公园等项目,提升戚继光故里、万寿、西关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基本完成潍烟高铁铺轨,推进荣乌高速改扩建,实现通用机场搬迁。推动蓬莱东港区扩建,实现港口由货物装卸港向物流集散港、国际贸易港、综合服务港转型。跟进芝罘湾港区客滚业务搬迁,谋划东港区铁路专用线,开展栾家口港区 LNG 码头前期工作。强化蓬长两地互联互通,推进蓬长陆岛交通新港区建设,提高蓬长航线通航效率。新建续建市政道路 14 条,改造道路 7 条,整治背街小巷 105 条。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 20 个老旧小区改造,提速长裕一期、富民二期安置区建设。更新供热管网 4.7 公里,更换路灯 1230 套、灯头 1.2 万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3.5 公里,对仙境西路等 13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新建改造 4 处标准化农贸市场,增设 29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0 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点。新建 4处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 1000 个。新开通 580 个 5G 基站,基本实现城区 5G 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深化七大领域攻坚行动,加大违建治理力度,提高居民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红心物业·幸福到家”行动,以党建引领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发挥城市运行中心作用,完善“城市大脑”功能,推广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高标准打造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按照“八个一流”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推进,全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园。突出规划执行刚性,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严把项目入园门槛,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开展“百日攻坚、全程攻坚”行动,年内开复工项目 15 个,年度计划投入 126.3 亿元,重点加快万华一期工程进度,压茬推进万华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泰和一期项目部分投产,万润、嘉信项目完成部分主体施工和设备安装。全力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昌盛路东扩、园区北环路、栾松路改线工程,加快给排水、燃气蒸汽、电力迁改等工程施工,配合推进烟-蓬长输管线、厂外管廊、海水淡化、液体散货码头、危化品停车场等工程。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全方位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
高水平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按照“定规划、建载体、强配套、重招引”的思路,做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高地。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完成开发区分区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突破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东方电气全产业链、大金重工风电叶片、中广核海上风电开发及储能等项目进度,推动上海电气风电主机、山东送变电海缆运维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拓展产业链条,跟踪推进风电电机、齿轮箱、海缆、输变电装备、机舱罩等项目,年内新签约项目 5 个以上。落实“两海战略”,延伸布局深远海“风光同场”、储能及海上制氢等新能源产业链,争创国家级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创新示范基地。
(二)奋力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上展现新作为。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塑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打好产业提质攻坚战。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数字化发展方向,持续深化“链长制”,“一业一策”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绿色新材料、新能源、海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葡萄与葡萄酒、绿色建筑、黄金等八大优势产业加快转型。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引进豪驰新能源汽车,支持蓬翔汽车拓展电驱桥业务、扩大 AGV 市场份额。鼓励药企加强新产品研发,争取北大高科国内首仿新药、诺康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巩固提升海岸产区优势,新增优质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 1000 亩,培育精品酒庄 5 家,葡萄酒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大赛中获奖 80 项以上。加速黄金矿山资源整合,推进矿山及冶炼企业扩能增产。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积极推动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鼓励超硬复合材料、万寿机械等 9 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海工材料互联网平台落地。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争创山东省质量强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有效发明专利 500 件以上。优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新增信贷投放 40 亿元以上。
打好项目提速攻坚战。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全域统筹要素保障,确保优质资源向重点项目集聚。加快实施总投资 1627 亿元的 77 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 236亿元,风电母港综合服务区、菱电电梯等 19 个项目主体完工,海洋生物制品、北大高科原料药等 10 个项目投产运营。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持续围绕八大产业招大引强,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紧盯万华上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等重点方向,加大链式招商、以商招商、要素招商、平台招商力度,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 20 个以上。
打好企业提效攻坚战。深化细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推动 50 家市区两级倍增培育企业做强主业、做精专业,年内完成产值 156 亿元,增长 15%。支持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瞄准前沿科技,深耕细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家以上、瞪羚企业 3 家以上。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入库,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家。精准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推行“免申即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健全“政企通”服务体系,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培训,帮助企业家更新发展理念、提升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