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细举措打造“精管样板”。对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最干净城区”要求,用匠心理念精筑一街一坊,下绣花功夫雕琢一角一隅,持续开展公园景区、公共空间、交通道路等“十大洁净行动”。启动荆山大道等3条道路建设,打通月桂路、天香苑支路等7条“断头路”。结合“芜湖最美慢行系统”建设,提升二街及周边街区道路品质,打造一批高颜值、时尚感、文艺范的“城市家具”,不断完善“漫步镜湖”主动脉。大力实施“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有序推进林荫路建设和“小老树”整治,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在家门口的“小空间”做足绿色“大文章”。树立“大城管”思维,推动城运网格与警务责任区“多格合一”,健全市容问题快速处置和联勤联动机制,补齐违章搭建、乱停乱放整治等薄弱短板。构建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的监管考评体系,全面提升市政、园林、环卫总体管理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管理,确保创建成果不反弹、不滑坡、不回落。
更高起点谋划“乡村蓝图”。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引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耕体验、观光休闲等文商旅农多元融合新业态,启动马厂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北大荒”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加快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户厕150座、危房45栋,完成马厂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12个。加快农业水利配套提档升级,推动北埂排涝站、方塘排灌站、北斗排灌站建成投用,新建“四好农村路”9公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强村实现全覆盖。
更大力度厚植“绿色本底”。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五控”举措,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力争PM2.5、PM10平均浓度实现“双下降”,环境空气优良率超83%。持续巩固治水成效,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治理”,系统化、全域化推进两垾流域水环境再提升,启动实施污水提质增效项目,新建污水管网5公里,确保全区13条水系水质、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大固废危废领域环境监管力度。开展环保督察交办事项和重点自查问题“回头看”,高标准迎接新一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
(三)坚持人民至上,在展现美好生活图景上显作为
实施更加暖心民生工程。以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高位推进暖民心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具有镜湖辨识度的暖民心品牌。深化金牌物业行动,力争新增金牌物业2家,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100%。扩容升级停车资源,启动镜湖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建城市停车泊位1500个。完成13个菜市场改造提升。新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18个,实现“15分钟助餐服务圈”全覆盖。建成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机构2个,新增婴幼儿托位628个。
推进更高水平社会保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80%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标准。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切实保障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权益。做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有序开展疫苗接种,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继续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多渠道降低生养育成本。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优化养老机构照护功能,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210户,建成“宜邻中心”2个。
提供更加优质公共服务。下大力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赭山小学二期、杨场地块配套小学建设,推动安展莲台配套幼儿园建成开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60%。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覆盖率达70%。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各级骨干教师50名以上,擦亮“最优教育在镜湖”品牌。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大病无异地”试点任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完成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力争社区医院创建率超60%,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打造“书香镜湖”阅读圈,新增时尚阅读空间13处,开展“书香九进”“阅读推广进校园”等系列品牌活动150场次以上。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00条、口袋体育公园4个、百姓健身房6个、健身步道20公里,举办具有镜湖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10场次以上,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体生活圈”。
(四)坚持底线思维,在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上见真章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平安前哨”作用,助力芜湖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国示范城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发力“全民反诈”,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案损“双下降”。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包案化解等制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依规解决合理诉求,实现“高效处置好一件事”向“协同治理好一个领域”提升,丰富“枫桥经验”镜湖实践新内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全区形势平稳有序,让社会更安定、群众更安心。
筑牢基层治理基础。聚焦党群“零距离”,以党建引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促进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聚焦服务“零距离”,统筹基层工作力量,培育壮大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促进“慈善+社工+志愿”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幸福圈”。聚焦协商“零距离”,拓展“三社联动”基层实践,力争全年新增社会组织10家,推深做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让城区运转更科学、更智慧、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