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完善品牌体系。发展首店经济,出台“首店+”体系发展政策,开通品牌首店服务“绿色通道”,加快乔尔·卢布松、city'super等知名餐饮、零售品牌首店落地。扩大品牌规模,大力吸引国际高端品牌、时尚前沿品牌、原创设计品牌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全面提升商品丰富度和品牌集聚度。培育本土品牌,建立本地名优品牌目录,鼓励边城体育、行狐电子等引入战略资本、布局全国市场;用好资本赋能手段,优化个转企、小升规等扶持政策,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连锁品牌。
大力发展新兴消费。做强电子商务,建设直播电商实训基地,引进全国产业互联网百强企业,支持央(国)企、平台型企业建立电商板块的江苏或长三角区域总部,打造产业互联网企业集群发展区。培育新一代消费,突出“最年轻城区”特色,高水平运营“西城·夜未央”活力街区,布局一批网红餐饮、娱乐、健身、小剧场等新业态,满足园区年轻群体全时段、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江岛新天地全面开业,打造线下沉浸式休闲娱乐主题场馆,发展体验型文化旅游消费业态。
(四)彰显文明极美新形象,聚力在“美丽宜居”上取得新突破
用匠心理念谋划大美河西一街一巷,下绣花功夫雕琢锦绣建邺一角一隅,持续推进文明极美城区建设。
不断优化城市宜居环境。加快推进河西中部及江心洲等区域项目征收拆迁,基本完成全区征收拆迁扫尾,继续推进金陵交运中胜地块等低效用地再开发,进一步打开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北部区域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凤栖苑、电站村等11个老旧小区,启动南湖金陵渡项目研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老城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新建住宅建设标准,支持中能建河西南G29等项目建设“六恒”住宅,奥南区域建设智慧健康“未来社区”,持续打造南京高品质住宅、高品质社区标杆片区。
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市政、环卫、绿化、停车等一体化综合管养,打造3个示范片区和12条洁净大道,建设物洁路净园绿的极美城区。持续开展停车治理,聚焦南湖、高新区、保障房等重点片区,新建、共享、改造泊位超2000个;运用“电子围栏”技术,健全停车综合执法,构建便捷、智慧、高效的停车体系。深化物业红黑榜机制,实施项目经理“头雁计划”,试点推行街区化物业管理新模式,鼓励市场化物业开展增值服务,提升国企物业托管老旧小区覆盖范围与服务质量,推动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协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类投诉压降5%以上,建设全市“美好家园”标杆示范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200套居民楼烟道二次净化、50个重点工地扬尘管控、5个餐饮综合体油烟净化“绿岛”建设等项目,推动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标进位。打造13条“幸福河湖”,清疏43个小区雨污管网,进一步提升河湖水质。积极建设“无废城市”,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省达标小区比例达到35%,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让绿色发展、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五)绘就全龄友好新图景,聚力在“幸福乐享”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先,倾力打造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育的全龄友好城区。
全力构建全龄友好城区。聚焦老有所养,优化完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养老机构床位储备,加强长者食堂和品质银发助餐点建设,推行“物业+养老”服务,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聚焦壮有所用,试点建设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核心园争创国家级产业园,打造三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新增城镇就业不少于1.8万人、大学生就业不少于2.5万人。聚焦幼有所育,扩大公办和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街道、社区配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站、托育室等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持续提升教育医疗水平。以“三引计划”筑教育高地,强化头部引领,依托七大集团,打造稳居全市塔尖的集团总校,构建总校“领飞”分校的雁阵发展格局;强化试点引路,建立清单化、滚动式的改革立项实验机制,力争打造全国典范的施教品牌;强化名师引航,引进业内权威,举办名师工作室,力争新培养名师、名校长各3~5名。以“内外兼修”优卫生服务,加快推进省第二中医院扩建、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二期等项目,推动南京国际医院投入运行、区疾控中心异址新建工程开工,大力推进第二批医联体项目化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稳妥有序实施“乙类乙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深化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援助困难人员就业不少于850人,实现“弱有所扶”。组建人才公寓建设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在河西中部、南部匠心打造2000套精品人才公寓;筹集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落实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租赁补贴等安居保障,推动“住有所居”。以“一网统管”赋能城市现代化治理,打磨完善试点应用场景,推动其更好支撑决策、服务治理、赋能基层,形成经验复制推广。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等行动,健全社会矛盾预防预警、多元化解机制,保障“居有所安”。
(六)弘扬长江文化新风尚,聚力在“文化浸润”上取得新突破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全面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持续彰显建邺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