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突出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造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商贸服务业,支持引导金鼎购物中心、五星百货、京都商城、银座商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传统消费向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提档升级,打造现代商业消费新地标;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支持古城和历史街区业态活化发展,丰富旅游业态。持续办好葫芦文化艺术节、文化旅游音乐节、“东昌人游东昌”等活动,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游等新业态,打造特色品牌、精品工程。壮大假日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培育1个景区化村庄、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个精品文旅小镇,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康养强县等城市文旅品牌。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绿色智造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业态,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做大做强通道经济,加快推动巴龙国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构建高铁快运、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等现代流通网络,打造区域物流中心;蓬勃发展电商产业,充分发挥香江电商科创中心、农村电商产业园聚集效应,紧抓网红经济风口,鼓励支持直播带货、短视频销售本地产品,扶持壮大一批本地特色电商品牌。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依托西安交大聊城产业园、国际商务港、市民文化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大楼宇招商推介力度,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大力引进“零土地”、轻资产科技型和金融性服务企业,提升楼宇入驻率和单位面积税收贡献率,打造经济新高地。
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全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0.6%、增速50%;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填补我区行业空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华为数字赋能中心、中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数字平台,鼓励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聚焦制造业关键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改造,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有突破、有影响、可感受的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新增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1家。
各位代表,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离开实体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一定牢固树立关心、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理念,把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点,奋力用实体经济彰显实力担当!
(二)千方百计扩内需,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大力度扩投资、促消费,让内需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强劲。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全力抓好总投资230亿元的173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压实五方责任,专班化推进,协调要素保障,聚焦省十强产业、市九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一批实施类项目开工落地、投产达效;围绕“大交通、大民生、新基建、大工业、大物流、大文旅”等六大领域,加大策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列入省市级重点“大盘子”,形成项目建设接续有力的发展格局。强化政策类项目管理。加快推进已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类项目落实落地,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早日发挥投资效益;继续加大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资金争取力度,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保障供给。建立健全“要素跟着好项目”保障机制,一切资源跟着项目走,一切服务围着项目转,全力在手续办理、建设施工等环节提速提效,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健全常态化促消费机制,推进特色商圈升级改造,充分挖掘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继续发放汽车、家电、餐饮等消费券,有效稳住大宗消费;举办年货节、美食节、网络直播节等购物节会,优化提升“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主题消费活动;发挥东关街、米市街、铁塔商街“三街同开”网红效应,活化商圈业态,点燃城市烟火气。打造夜间消费。依托夜游古城旅游品牌,引进更多优质业态项目,打造“一店一色”“一步一景”格局,提升古城和历史街区消费活力;结合微演艺、沉浸式体验、互联网经济,依托龙堤岛、北关街等夜间经济集聚区,推出一批消费体验项目,引入酒吧、咖啡吧等休闲业态,打造一批“精美街区”“最美夜市”,全力支持朱雀街、米市街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消费新高地。开展柳园路智慧商圈试点建设,逐步推进万达广场、铁塔等商圈智慧化升级,提升商圈服务功能;鼓励临街商铺和香江市场个体商铺开办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推动老商铺焕发新活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聚焦开发区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支持市场化合作共建,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完善道路管网、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优化科技孵化、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承载能力;坚持集约高效,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加大低效闲置用地资源盘活挖潜,拓展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推行“飞地经济”,加快推进园区共享、项目进园、产业集聚,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多元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三)锲而不舍强科技,促进动能加速转换。始终强化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