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7日)

  锻强工业硬实力。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实现主板在审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8家。实施“1525”行动,落实“零增地”技改政策,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打造安徽工业精品2个、专精特新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引育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企业转型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制造业发展筑基赋能。

  提升消费拉动力。挖掘便民消费潜力,完善“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支持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业态发展,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启“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推动消费便利化、多元化。扩大和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商贸品牌培育,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6家。加快黄淮海智慧物流园冷链物流中心、蕲县港口物流园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三)围绕乡村振兴、强农富农,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紧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严格落实“田长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万亩,有序推行“小田变大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机械强农,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造省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推进科技强农,加快种养业提质增效,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新增绿色食品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巩固大豆制种大县创建成果,建设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1个,加快种业小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种业微型集聚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590公里。加快省级示范河湖创建,推进包浍河、奎濉河、方河、新股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符离地表水厂建设。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个,创评各级美丽庭院3500户,完成10个搬迁村庄的主体工程,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人居“颜值”长效提升。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帮扶成效,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完善产业基地、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补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短板。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800人次以上,增加转移性收入。全面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强村超116个,拓宽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四)聚力区域统筹、提升品质,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能力,在内涵上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在外延上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加速开发符离片区。完善符离片区开发方案,压茬推进学校、医院、安置区、中华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符离大道以西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加快城区“北扩”步伐。高标准建设符离集烧鸡产业园,制定出台支持符离集烧鸡企业发展政策,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抱团入园、联合发展,推动烧鸡产业“展翅高飞”。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实施道东5号地、绿色家居产业园安置房等3个棚改项目,启动拂晓·东城新都建设,完成金星小区、市政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精品物业创建行动,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居住更舒心。积极参与推进银河一路东延、人民路南延、港口路北延等交通工程,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让群众出行更省心。新建及提升菜市场4个,打造精品街巷1条、背街小巷30条,新建游园2座,让群众生活更顺心。

  加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悦心阅读圈”城市小型图书馆16个,打造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亮点。挖掘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文物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区、镇、村、点“四级联建”,实施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符离大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提升五柳景区建设水平,创建AA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示范村2个,打造黄淮海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示范区。

  (五)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以改革、合作、创新的思路完善手法、步法、打法,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新组合、新动能,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稳妥抓改革。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企业家信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等帮扶活动,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涉企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减税降费降成本、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难时刻。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打造供销社县域流通体制改革“埇桥模式”升级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