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抓治理、促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五控”措施,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达77.8%,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完成黑臭水体治理87条,萧濉新河引河、镇头水库完成省级示范河湖创建。落实“双碳”战略,能耗强度不断降低。芦岭、朱仙庄等6个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启动,符离灵寺等9个废弃矿山完成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百村万树”工程,人工造林5512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7个。全域旅游扎实推进,西山花海景区开工建设,五柳风景区成功创建AAA级风景区,符离大道沿线文旅产业串点成链,埇桥生态魅力不断彰显。
(六)坚持抓民生、促保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将有限资金用于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8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3%。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建成社区“三公里”就业圈24个,新增城镇就业1.56万人,建设托幼学位2018个、便民停车泊位6290个、健身设施216处,改造提升文明菜市11个,“暖民心”行动各项年度目标圆满完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所。宿州应用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完成,区委党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和影剧院主体完工,建设城市小型图书馆12个。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改建养老服务机构9个,埇桥街道东仙桥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大力实施健康埇桥行动,新建时村、栏杆、芦岭、大店基层卫生院4家,符离健康驿站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慎终如始、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迅速处置“7·19”“10·9”“11·7”及后续等多起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扎实开展开门大接访、基层大帮扶活动,推动信访事项大化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巩固提升“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入推进群众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店、夹沟等7个消防站建设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沱河街道韩池孜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突破,埇桥区被确定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国防教育、兵役征集、民兵和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干部、工商联、红十字、科协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深入践行“一改两为”工作要求,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党风政风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基层减负,着力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审计整改各类资金1.5亿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持续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更加扎实。赋能升级“宿事速办”平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办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6.55万件,同比增加3.89万件。“八五”普法扎实推进。主动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221件,“聚民意、惠民生”建议607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33件。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2022年,面临的形势比预计的更为严峻,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我们知重负重、顶压前行,以忠诚担当破解发展难题,以不变初心回应群众期盼,取得的成绩比以往更为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依法履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埇部队官兵、政法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所有关心支持埇桥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料、物流等生产成本持续升高,消费疲软、市场萎缩,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年初预期。工业基础不够扎实,园区发展参差不齐,产业链分工不占优、体系不完备,缺少头部企业支撑,价值链延伸能力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缺乏。干部一手抓经济、一手防疫情的统筹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精、执行能力不足,担当精神、工作效率、务实作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尽心竭力,扎扎实实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中坚之年,是冲刺“三争”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的接续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宏观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对埇桥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站在历史关口,我们要始终强化“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以“进”的姿态守牢“稳”的底线,以“稳”的基础厚植“进”的优势,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竭尽全力加快发展,夜以继日、夙兴夜寐,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宿杭对接合作“五大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