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2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睢宁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力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层次提升、速度争先,加快实现经济总量迎头赶上。做强做优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基础,遵循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用地空间和平台载体优势,着力壮大“2+3”产业集群,加速提升产业规模和能级,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聚力打造高端纺织服饰、电商家居2个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5亿元,突破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大健康3个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0亿元。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项目,新增“小巨人”企业1家。深入实施百项技改、百企提质“双百”工程,加大天虹纺织、九旭药业、星星家电等技改投入,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企业“二次创业”,力争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16%以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现有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左右。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拿出“专业+高效”的措施,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管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跟到底”,深挖细排解决好痛点堵点,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重抓56个重大产业项目,全面加快天虹高端纺织面料、普路通涡流纺、太一光能等“1号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做强产业发展硬支撑。确保完成竣工项目30个、工业投资60亿元。精准抓好招商引资。保持“激情+理性”的状态,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领导招商、以商招商,继续深化“睢商回归”工程,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真引实行动,形成大项目连绵不断、好项目连接成串的发展局面。聚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科技含量等核心指标,强化“信息捕捉—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项目“盯得住、落得下”。完善飞地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三个园区在链主型大项目上攻坚突破,各镇(街道)在高成长性专精特新项目上持续发力,全力以赴争取签约落地工业项目超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1号工程”项目2个。着力提升园区能级。坚持以“一区多园”模式统筹优化功能园区发展,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经济开发区持续放大高端纺织服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集群优势,辐射带动桃园、庆安两翼一体化发展,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力争签约“1号工程”项目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10%。空港经济开发区深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把产业优势、速度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竞争优势,打造现代化航空经济新高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高新区紧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扩量提质,新增15家规上工业企业、1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

  (二)聚力改革创新赋能,持续破解发展难题。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充分激活发展潜能,加快集聚发展动能。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力争在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企业等培育上再有新突破。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型企业孵化,推动恒盛智谷、新经济产业园做大做强,深化与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实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32%。稳妥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强化“四资”管理,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力争产投、农投集团创成AA+。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坚持“亩均论英雄”,着力破解闲置、低效、碎片化用地问题,盘活低效用地5000亩,新增“标准地”1000亩。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发挥产业基金撬动效应,组织银企对接30场以上,授信总额40亿元以上,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持续推进留抵退税、“六税两费”、房租减免等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落实“555”引才工程,精准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级各类人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秉持“真情+主动”的服务理念,深化“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等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现代数字政府建设,完善城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领导包挂重点企业制度,完善帮办代办员队伍建设和激励奖励机制,着力在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打通“卡脖子”“中梗阻”“底板结”,全力打造“主动问需、有求必应”的一流营商环境。

  (三)聚力改善城市功能品质,建设高能级花园城市。主动融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大局,全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完善“1—2—3—10”新型城镇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双沟镇、沙集镇加快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李集镇加快创建省经济发达镇,古邳镇、凌城镇打造特色小城镇,其他镇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不断增强城镇吸引力、集聚力。完善开放型交通网络。推进东部绕越、台睢高速、633国道、612省道及徐洪河、徐沙河航道升级等重大交通工程,服务好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放大交通区位比较优势,建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体系,争创国家级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高水平完善对外开放“交通圈”。推进358、205县道改造工程,打通城乡交通“大动脉”。实施建宁路、新城路、新市街、鸿禧路修复改造,持续打造乐园路贯通、文学路北延、昭义大道、汇金路东延等关键路段,疏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强化功能型城市配套。有序推进城中村及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实施城区39条主要巷道及积水区域治理改造,开展城区市政设施修复,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综合楼、移动公司综合楼等建设进度,完善既有商圈、商业轴功能配套。持续推进花径公园、徐沙河滨河体育公园、魏圩文化公园改造,加快护城河提升、城区增绿补绿,新增绿化面积4.66公顷、城市绿道2.7公里,让市民在城市里尽情“森”呼吸。优化城市配套功能,新建5G基站350个,新改建二类标准公厕5座,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加快推进第二水厂、垃圾处理厂建设,系统推进城区电网改造、城镇中压供气管网、城区雨污管网等民生保障工程。加快实施县体育中心提升工程,争创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县。当好服务型城市管家。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下大力气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病”,常态化推进背街小巷细化整治提升,加快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积极创建一批市级示范路、精品街区示范点。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积极探索垃圾溯源、公用设施、渣土运输、流动摊点等精细化监管,提高源头治理水平。着力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实施一批解决老百姓难点、痛点问题的“红色物业”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社会投资、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有力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困局。深入落实《文明新风尚十条》,大力弘扬睢宁好人文化、诚信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