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培育经济提速新引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积极对冲有效投资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市场信心不振三重压力,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行动,计划安排市重点项目300个、年度计划投资400亿元。持续推进大唐二期建设,完成主厂房封闭;强力推进分宜电厂二期和新余煤储基地建设,力争仙女湖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努力建设赣西能源中心。加速推进渝钤大道建设和沪昆高速、樟吉高速改扩建,力促袁河航道提升、大岗山水利枢纽、孔目江水源工程、钤阳灌区开工。扎实推进江口水库防洪能力提升、新余港口建设前期工作。统筹推进碳纤维产业园、江锂科创园、现代鞋业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强化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发挥好“渝郎回乡”“钢城集结号”作用,力争全年引进“5020”项目不少于30个,确保新签约项目注册率达90%、进资率和开工率均达70%、投产率达60%以上。优化“四争”工作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0%以上。
持续挖掘消费潜力。围绕打造中三角旅游目的地,以申办2024年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升级,全面实施“引客入余”工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和6%。启动仙女湖爱情岛、百丈峰等一批景点提升改造,加快推进绿建田园生态示范园、泊心云舍高端民宿、昌坊矿山公园等新业态项目建设,推动良山江钢老工业文化遗址等开发,打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锂走遍天下”等工业旅游新线路,办好央视七夕晚会和“七夕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推进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有效盘活壹方城等商贸综合体,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统筹节庆造势促消费,融合拓展线上消费,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改造提升县乡商业设施,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
精准帮扶市场主体。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强化“惠企通”平台宣传,推动惠企政策和资金及时直达市场主体。深入实施金融“活水润余”专项行动,优化提升“信易贷”“赣金普惠”新余平台,推广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和“文旅贷”“银担总对总”等产品,促进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成本。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力争新增上市、在会审核、辅导备案、“新三板”挂牌企业各1家。强化煤、油、气调运,有效破解企业“缺煤、少油、乏气”等难题。
(三)厚植改革创新“驱动力”,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以全面建设“创新江西”为引领,以创新倒逼改革、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更实举措强化创新。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锂电新能源科创城建设,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全面开展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1%。扎实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强用好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等高等级平台,有序引导企业聚焦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赣锋锂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获批独角兽(潜在、种子)和瞪羚(潜在)企业6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力支持新余学院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大中专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留余就业创业。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勇于探索一批自主改革项目,进一步打响新余改革品牌。发挥好新宜吉合作主阵地作用,推动出台《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打通区域钢铁产业链等产业合作通道,全力配套承接落地一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统筹推进新宜吉区文体中心、人民医院和地下综合管廊、孔目江上游水系生态治理与数智新城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其深耕数字产业,努力打造新宜吉六县合作示范平台和重要载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动建筑、文旅产业整合,推进市属国企聚焦主业特色发展。
更高标准优化环境。聚焦“双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眼“办事更便捷”,深化电子证照关联应用全国试点,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就近办;着眼“办事更高效”,完善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巩固扩大“一照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着眼“办事更规范”,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着眼“办事更暖心”,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做好“爱心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全力提升政银企交流平台问题解决实效,积极创建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标杆市,努力打造“余事不求人、无事不打扰”营商环境品牌,确保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四)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做强做优乡村产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产业引领、就业引导、社会帮扶、动力激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油、生猪生产,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持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七大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增果蔬种植1.5万亩,拓展肉牛产能4.1万头、肉羊4万只,稳步扩大设施农业、渔业生产能力,推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现代粮食产业园、赣西农资仓储物流中心、分宜县10万亩小浆果现代产业示范区、渝水区10万吨标准化中心粮库等农产品深加工和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力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