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才聚邵武”行动,加大柔性高端引才引智力度,培育引进一批紧缺人才、优秀毕业生、乡村振兴人才;深化高质量发展人才顾问机制,充实专家库、扩大智囊团,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深化企业用工“校地联合培养”“企业人才专班”等机制,用好“人才驿站”“博士论坛”等平台,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完善人才住房、医疗服务、资金补贴、子女就学等保障体系,让更多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四)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把城乡更新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国土空间、城市更新、片区开发、教育布局、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等规划的协调衔接,立足原生风貌、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高标准推进城市门户、两溪四岸、产业新城、特色乡镇等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进一步塑造城市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山水格局,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准短板弱项,高质量谋划生成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与城市更新相适应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促进产业配套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市民中心、水北公园、健康漫道等项目,有序实施华光南路、熙春路、东桥路提升改造;实施重要节点、重要干道亮化绿化花化彩化,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让城市空间绿意盎然、更加宜居。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按照“拆除一批、建设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滚动实施一批老旧小区、棚户区、旧城片区改造项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韧性。加快打造“智慧城市”,统筹推进城市感知网、智慧城市中台、社区智慧安防、智慧城管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实行“新市民”积分制,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构建以烟、种、药、茶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4+N”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力争新增专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40家,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响“邵武黄精”“碎铜茶”“百香果一号”等一批特色品牌,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扎实推进乡村建设,集中资源打造两条南平级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带,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传承发展枫林窑、傩舞、三角戏等一批非遗技艺,推动活化物化。着力补齐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开展“三清”行动,扎实推进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坚持“五治”融合,有效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五)着力涵养绿色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青山绿水“颜”“值”同升。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全面推进全省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和“林竹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推广“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合作经营模式,高质量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加强碳汇项目开发储备,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分类推进低效产能腾退压减,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完善园区大气管控体系,加强对施工、道路、堆场等扬尘多发地带、餐饮行业油烟污染监管,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水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抓好小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重点工作,确保断面水质优良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工矿企业综合治理,安全规范处置危废、固废,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域焚烧、零填埋。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形成开发有序的全域生态绿色空间。主动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加快推进生物研究与开发观光基地、昆虫营学教育基地、风景道等项目,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以建设“美丽河湖”为抓手,实施岸线生态化改造,打造山水相融、步移景异、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廊道。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六)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创造高品质好生活
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更实举措惠民生、暖民心。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稳岗稳工等“一揽子”政策,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落细落实“四大群体”增收计划,着力形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依法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