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4日在濉溪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孙 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濉溪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民生保障遇到的困难十分艰巨,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持续显现,给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县委“12345”工作部署,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殊为不易”。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增长6.5%,总量稳居全省县级前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4%、6.8%。
这一年,我们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在“吃紧”中统筹,“三保”底线牢牢守住。全年上级转移支付减少8.59亿元,可用财力大幅下降,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我们开源节流、过紧日子,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向内盘活资产,累计争取资金51.6亿元,盘活国有资产近150亿元,三公经费同比下降9.6%,统筹财力用于民生急需上、发展紧要处,做到了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惠企资金分批兑现,教师、医生等各类人员工资足额拨付,全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3.5亿元,兑现企业资金8846.5万元,基层运转平稳有序。
这一年,我们破解要素保障制约,从困局中破局,重大项目稳步推进。面对资金、土地、征迁等一系列要素制约,我们全面厘清“家底”,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深挖土地、能耗等指标潜力,有效保障投资44.1亿元的徐淮阜高速、投资38.1亿元的高铁西站片区、投资26.7亿元的濉溪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投资25.8亿元的沱浍河航道整治工程、投资22.5亿元的S235濉唐路三期工程、投资9.5亿元的包浍河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累计筹集征地准备金7.33亿元,财政配套资本金2.18亿元,解决土地指标10755亩。
这一年,我们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于挑战中出圈,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坚持片区思维,赋能城市更新,沱河东路全面焕新,老濉河滨河景观带品质升级,双墨阁五星级酒店全面开工,沿街立面风貌提升,纵横路网全面贯通,乾隆湖片区旧貌换新颜。整合划转园林、市政、路灯等城市管理权限,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国家发改委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县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型城镇化濉溪实践获得充分肯定。
这一年,我们有效应对政策变化,在变局中解题,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面对各类优惠政策全面取消的招商形势,我们及时调整“战法”,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顺利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5个,开工55个,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投资5.1亿元的新能源船舶项目弥补全市船舶制造领域空白,全球第七、国内第一的数控机床集团友嘉国际,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精智等高层次企业落户濉溪,中安信食品产业园达产后屠宰规模长三角第一,国内前三。濉溪“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经验在全省作经验分享。
这一年,我们稳住经济发展形势,化压力为动力,综合实力稳中有进。受需求不足影响,全县超60%的企业产值下降,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发展形势异常艰难。我们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抢劲头使劲向前赶,县域经济在承压负重中稳健前行。“2024安徽县域综合实力三十强”榜单中,濉溪县域投资竞争力排名第1、产业竞争力排名第6、营商环境竞争力排名第9、综合实力排名第12;“2024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濉溪分别位居第69位、第98位。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锚定奋斗目标抓发展,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四督四保、分类调度”,新农汇商业综合体、界沟安置房等83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中壹智造、国轩储能等57个新开工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18个,完成投资191.6亿元。精准研究政策,争取专项债、特别国债等项目76个、资金19.03亿元。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349.89亩、低效闲置用地1404.6亩,补充耕地项目立项6296.1亩,土地要素有效保障。独立工矿区改造获国家新一轮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政策支持,转型成效获省发改委认可。
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推进主导产业延链补链、聚链成群,预计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86亿元。连续9年举办中国(濉溪)铝基高峰论坛,高端铝基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获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60家,昊晨食品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孙疃、铁佛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省级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对外合作取得实效。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协议投资额66.7亿元。成立上海联络处、南京飞地孵化器及科创中心,扩大招商“朋友圈”,新入库利用省外资金项目62个,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2家,产值增长11%。谋划濉永毗邻地区合作区建设,争当省际毗邻区合作典范。助力英科医疗、力普拉斯等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预计进出口总额实现9.2亿美元,增长20%。
(二)聚焦实体经济抓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企业培育持续发力。坚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模式,全年新增“四上企业”82家。加强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融资25.5亿元。落实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措施,预计建筑业产值增长7%。理士电源、英科医疗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口子酒业、牧原农牧等4家企业登上2024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天澈新材料、米之悦门业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县民营经济工作荣获省级表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县属国企资产增长29.3%,县交控公司信用等级达到AA级。
科技创新精准实施。推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力幕科技、天澈新材料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英科医疗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恒源煤电智能化矿山工业互联网入选省级重点平台。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申报市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新增高技能人才2063人。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5.2亿元,4家企业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
消费市场持续提振。以濉溪古城为依托,开展“徽动消费·乐享濉溪”“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4.2亿元,濉溪古城入选2024年度安徽特色商业街和安徽省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组织三月十八古庙会,2000余家商户云集濉溪。举办“国潮水晶光雕”灯光艺术展、中秋之夜电音音乐节等活动,新建星空帐篷酒店,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改造商贸中心10个,签约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县域消费能级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网销额增长13%,中瑞公司入选全国数字化商贸流通企业典型案例,我县获评省农村电商示范县称号。
营商环境持续创优。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擦亮“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和办结率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9.9%。举办“棒棒茶会”企业家座谈会8期,收办企业诉求127个。统筹把握执法温度与力度,实行轻微免罚制度,免于行政处罚59起,免罚金额17.1万元。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专题推介。
(三)强化统筹思维抓发展,四大片区实现蓄势聚能
县城片区魅力增强。聚焦片区定位,推进分区分类实施。乾隆湖片区“一面三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城片区实施沱河路、濉临路等城市干道节点提升工程,加快“十小工程”建设,完善“15分钟”生活圈。河西片区发挥文体中心“阵地”优势,举办第三届长三角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活动30余场次,承接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传统武术等项目11个,参与人次超8万。高铁片区完成创新大道、合欢路等项目征迁,交通网络持续完善。
工业片区提质增效。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有序推动园区“管委会+公司+行政”改革。高标准推进园区1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道路70公里,改造雨污管网120公里,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36万平方米,化工园区调区及整治提升加快推进,承载力持续提升。改造老旧管网,建设供水调峰泵站,园区市政供水实现全覆盖。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亩均税收增长11.6%,亩均营收增长12.4%,我县获评2024年全省亩均效益领跑县(市、区)。
农业片区基础更牢。按照“一带两片”发展思路,做好大农业文章。成立院士生物育种实验室,累计育成农作物新品种52个,种子年销量达5.5亿斤。百善示范区中安信牛羊肉、华阳樱桃谷鸭等一批肉制品及深加工项目相继落地,“淮北烫面”“幸运方便面”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推深做实。南部次中心加快建设,第一实验学校新校区顺利开学,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县医院次中心院区即将启用,未来高级中学主体竣工,集聚人口1.2万,逐步实现“产业兴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发展目标。
文旅片区活力彰显。强化景区思维、市场逻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濉涣双城”。举办2024中国·淮北首届嵇康古琴艺术节,嵇康琴馆获“中国古琴艺术传承示范中心”称号,“‘古琴声’萦绕嵇康故里”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濉溪古城入围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名单及非遗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临涣古镇入选“此生必去的20个长三角古镇”,系皖北唯一。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基本建成,双堆集镇文旅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一主两翼”格局加快构建。淮北坠子《小推车的故事》获评“中华颂”全国曲艺大展“最佳剧目”。我县获评“安徽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夯实农业根基抓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粮安基础更加扎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及改造高标准农田14万亩,建管成效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小麦平均亩产达505.9公斤,实现“二十一连丰”,我县入选安徽省粮食生产10强县。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首个“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系列庆祝活动在我县召开,“一条鱼”养殖案例登上央视农经致富栏目。
农村产业更加丰富。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改革,集约土地56.4万亩,推广率达97%。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培育家庭农场1.1万余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差异化探索“来料加工型”“驿站培训型”“乡土品牌型”等产业模式,临涣香柏树服饰、双堆智慧农业产业园等49个富民强村产业持续壮大,解决农民就业3.6万人,带动人均增收2200元。实施“万企兴万村”专项行动,县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我县获评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
乡村基础更加完善。徐楼大桥升级改造,X203百韩路基本完工,试点建设农村“进村入户”道路28.4公里,我县荣获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5421户,“321工作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投入4000万元建设濉溪镇蒙村、双堆集镇芦沟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2023年度15个省级和8个市级中心村全部建成,铁佛镇古城村做法入选《锦绣江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100例》,百善镇道口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
(五)聚力民生福祉抓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平安和谐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落实“五控”措施,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优良天数持续增加。构建“上下游、左右岸”“共保联治”大格局,澥河、浍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王引河幸福河湖通过市级验收。强化重点建设用地监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实施人工造林701亩,建设农田林网4.25万亩。推动烧结砖瓦行业低碳循环发展,关闭退出烧结砖瓦企业17家,减少煤耗3.38万吨。建成新能源并网装机175.5万千瓦,南坪镇获评省级绿色能源示范镇,理士电源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社会治理亮点纷呈。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910件,“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五沟镇庙前村获评乡村治理省级示范村。发挥“濉时e办”云平台作用,探索“网格化+智能化”赋能基层治理,濉溪镇被确定为省级智慧社区联系点,我县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设立物业红黑榜,小区住宅“三率”达100%,理想城获评“皖美红色”物业。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强化“接诉即办”,致省级以上信访件同比下降20.5%。深入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县司法局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系全省县级唯一。
风险防范成效明显。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力度,历史遗留违法用地问题整改率达97.73%,我县荣获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称号,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亩。在全国率先探索“衔接并轨”改革试点,经验做法得到民政部肯定。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完成保交房1695套。在铁佛镇试点推进镇级应消一体化改革,夯实基层安全基础。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张五刚食品厂被认定为全省首批“食安名坊”。探索“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家长监督”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典型经验全市推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紧盯食药环、金融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分配衔接资金2.58亿元。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3万人,交付安置房1256套,新增停车泊位2707个,建成公共文化空间4个,改造3个体育口袋公园,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加快濉溪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全县超90万人喝上引调水。坚持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入选全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职业技术学校荣获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称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管理单元基层卫生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国家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改革创新全国排名第一,获省政府激励。实施DRG付费改革,医保基金包干使用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宣传推广。建成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毗邻村卫生室幸福院5个,实现医养资源联动。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文物普查、外事、双拥、统计、供销、气象、档案、科普、防震、残疾人、青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坚持务实高效抓发展,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政治建设持续巩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后半篇文章”,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行政效能持续强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职能配置更加优化。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存量政策35件,做到应改尽改、应废尽废,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政府投资项目7个,节约资金3.46亿元。清理议事协调机构130余个,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
依法行政持续深化。压实党政第一责任人法治建设职责,强化书面述法、现场述法。高标准选任106名人民陪审员,赋能司法公正。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诉讼案件和败诉案件数量显著下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办复人大议案建议114件、政协提案160件,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顶住了巨大压力,实现了很多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9个月居全市首位。各项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拼搏奋进的结果。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濉部队及广大民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在濉企业家及各类市场主体,向所有为濉溪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深度不够,投资下降幅度较大;产业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再生资源企业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偏低;县属国企发展质效不高,贡献不足,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健全;消费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活力还需进一步提振;PM2.5出现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有待加强;信访、舆情等领域风险隐患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担当意识不足、攻坚本领不强,服务能力水平需要尽快提升。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